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新甘肅“雲講堂”上線,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鬥開講第一課。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4月24日下午,甘肅新媒體集團一檔全新的公益欄目——新甘肅“雲講堂”正式上線,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鬥以《疫後新經濟:產業復興和商業重構》為題開講第一課,探討疫情形勢下中小微企業的紓困良方。

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這是一次跨越空間的講堂,也是閃爍智慧的交流。首期“雲講堂”設立了北京和蘭州兩個會場,李光鬥在北京演播間主講,甘肅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呂曉明,蘭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柳江,甘肅省經濟合作局(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辦公室)綜合處四級調研員白梓駿在甘肅新媒體集團省級技術平臺“新甘肅雲”指揮中心與主講嘉賓視頻連線互動。

“雲講堂+雲訪談”通過甘肅新媒體集團旗下新甘肅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及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新甘肅雲線上直播的形式呈現。

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主持人、蘭州會場嘉賓與主講嘉賓李光鬥互動。

“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有危也有機”

在分享中,李光鬥從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出發,分析了疫情下經濟發展面臨的危與機,並通過全球企業逆勢突圍的案例提出,疫情後企業發展需要增強新能力,並由此展望新經濟、新基建的潛力和機遇。

李光鬥認為,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在於流量降低影響了供需。全面推進復工復產之後,還要推進復市復商。同時,要清醒地看到機遇,比如雖然出去吃飯的人少了,但吃飯的消費還在;如利用直播平臺,可以一瞬間把幾噸農產品銷售出去;如採用線上會議,可以節約許多溝通成本。中小企業應該依託技術,運用互聯網思維,主動適應、引領和把握由生活方式改變而形成的新的商業業態。

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呂曉明向李光鬥提問

“疫情將對人類社會帶來七大轉變”

李光鬥認為,疫情對人類社會帶來了生活方式、娛樂方式、生產方式、銷售方式、服務方式、傳播方式、組織方式等七大轉變。

如:人們更加註重自律和健康,隔離經濟將凸顯;娛樂從以前大家一起嗨的“眾樂樂”轉變為自嗨型的“獨樂樂”;生產方式從相對單一的生產,轉變到健全自身產業鏈;傳統的線下銷售逐步向線上銷售進發;面對面的服務方式變成了線上隔空服務,服務體量已經從一對一變成了一對多,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效率提升至關重要;專家會釋放出更強大的傳播能量,紙媒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迫切局面;疫情給企業帶來的考驗,不只是經營成本和業務拓展能力,還會考慮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大疫之下,企業管理方式也從金字塔式的層級管理轉向扁平化的管理。

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柳江主持互動環節

“企業應該鍛鍊四種能力”

面對新變化,李光鬥認為,企業應該鍛鍊四種能力,以適應疫後經濟變化。即柔性生產能力、在線生存能力、隔空交付能力、品牌價值的輸出能力。

比如,疫情期間,醫用橡膠手套不僅走進醫院,更走進家庭,供不應求;有食品企業及時生產自熱式火鍋和方便食品來滿足新需求;企業紛紛通過線上召開會議進行溝通;企業要做到不與客戶面對面地接觸或者較少的接觸就能完成產品和服務的交付,以及對應的支付問題,那麼企業就能夠保持正常運轉,甚至還能實現良好發展;過去銷售商品需要先塑造品牌,消費者碰見了品牌商品後,再選擇是否購買。而網紅直播帶貨,直接將品牌和商品推向消費者,購買方式快至秒殺,不僅讓消費者獲得價值滿足感,還收穫了情感體驗。通過數字化轉型,企業可以建設線上品牌輸出渠道,打造網紅,持續製造內容和熱度,不斷地輸出自身品牌價值。

李光鬥說,新供需帶來了新流量,信息流動、社交流動、智慧流動以新的方式呈現,並在虛實結合中催生了新經濟。下一步,新基建、5G應用將有很大空間。

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白梓駿向李光鬥提問(本文圖片攝影: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任珈琳)

進入互動環節,在柳江的主持下,呂曉明、白梓駿就甘肅產業如何加快發展、中小企業如何逆勢突圍等問題,與李光鬥進行了視頻互動問答。

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新甘肅“雲講堂”開講 李光鬥暢談“疫後新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