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万·伊里奇之死》说开去,挽救失败也许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

简要提示:

当我们年老体衰、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什么让我们人间值得?

我们都知道,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那么当生命走到尽头,我们会用一些技术设备延续生命,然而延续下来的生命仅仅跟冰冷的设备呆在一起就够了吗?

我的答案是:优雅老去只需要一个简单而温暖的家,而不是把老人机构化、设备化。


从《伊万·伊里奇之死》说开去,挽救失败也许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


01 挽救失败也许是对生命进程最起码的尊重

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文学名著,尤其是在“死亡文学”领域的影响力举世瞩目。

在小说中,主人翁伊凡·伊里奇从楼梯上摔伤了,但治疗一段时间以后,疼痛加剧,更为忧心的是,每个医生的诊断结果都不相同,且均没任何起色,一直饱受折磨。

伊凡·伊里奇最为痛苦的是,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接受了这样的欺骗:即,他不是快死了,而只是病了。他只要心平气和等待,就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然而,经过漫长挣扎之后,现实一次次打破了他的幻想,他的精神痛苦与日俱增:

“他最渴望的是有人能够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同情他。很明显,他的渴望是徒劳的。”

在人生的最后关头,身边人都拼命躲着他,回避他。

伊凡·伊里奇面临的问题在蒙昧时代存在,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是无法解决的疑难。

那就是,相对于亘久不变的死亡,医学实在是太年轻了。无论医学多么奋发图强,都不可能战胜死神,救治成功不过是集体幻觉。

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清醒知道,死亡是代表救治极限的天花板,更是生命的必然归宿和绝对公平。

因此,很多情况下,救治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最起码的尊重。我们不能让晚期病人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


从《伊万·伊里奇之死》说开去,挽救失败也许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


02 临终的你更喜欢田园牧歌,还是静静在疗养院呆着

临终之际,你更喜欢田园牧歌,还是静静在疗养院呆着,对很多老人来讲,实际上不难选择。

中国有“落叶归根”的说法,不是疗养院不周到,而是更习惯回到那个熟人式的乡土环境。

“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中以祖父为例,讲述了两种方式的区别。

阿图·葛文德的祖父已经100多岁了,属于长寿老人,他在印度一个小村庄里的生活场景是这样的:

拄着拐杖,佝偻着腰,从椅子上站起来都需要人扶助,但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在家族中享有崇高地位,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乡贤,会在婚姻、土地纠纷等方面给小辈们指点迷津。

倘若祖父生活在更加现代化的美国会怎么样?

“他肯定会被安置在疗养院,因为如果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如厕、进食、穿衣,那么,健康专业人员会判定他缺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不能自行购物、做饭、洗衣服、独自旅行,那么,就会被判定缺少安全独自生活的能力。”阿图·葛文德说。

在印度,他的祖父每天睡觉之前,都要骑着马把他的每亩地都巡视一遍。家人们即便担心他从马背上摔下来,仍然尊重他的意愿,因为在自己的牧场巡游对老人来讲非常重要。

家人为老人专门买了一匹较小的马,并陪伴老人的每一次巡视,直到逝世的那一年还在坚持这种田园牧歌的生活。

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美国的疗养院里,医生会言之凿凿说,100岁怎么能骑马呢?如果老人坚持己见,然后摔下马背、造成骨折,那么,医院也不会让他回家,只会坚持送他去急诊室和疗养院。

所以,很多印度老人加入美国国籍后既欢呼又畏惧。畏惧的是,按照美国对待老人和病弱者的传统,他们将独自生活,或者跟一系列无名的设备和一群陌生护士生活在一起。

阿图·葛文德总结,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圆满的标志。

为了守卫生命最后的尊严,与其是在冰冷技术和设备层面“永不言弃”,不如在家人陪伴下优雅老去。


从《伊万·伊里奇之死》说开去,挽救失败也许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


03 三个步骤,教你优雅地跨越生命终点

第一,你需要一扇能锁上的门

《囧妈》这部电影,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囧妈”卢小花房门上的锁,上了电子锁还不够,非得栓上把大锁才够安全。这把锁真的只是用来防贼、防保姆吗?

我觉得这把锁有更深刻的隐喻:即,只要把自己关在家里,就没人叫她起床,没人侵犯她的隐私,没人“逼”她吃药、按时锻炼身体。

老人的心态普遍是宁可宅在家里,也不要一个人睡在病床上,宁可跟家具和脏乱衣服在一起,也不愿被一些医疗设备所围绕。

因为,在家里,再大的事情都能内部消化;在家外,再小的事情也由不得你做主。


从《伊万·伊里奇之死》说开去,挽救失败也许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


第二,不妄想未来,勇敢活在当下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需求理论”,从低级需求到高级需求,不断追求更大的自我实现,寻求新的经验、结交新的朋友。不过,这都是年轻人的事。

老人是违背“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大多数人老人都削减了追求成就和社会关系努力,缩小了活动范围。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可以成为佐证。

这一理论的一大特质就是:越年轻越不珍惜与亲人共度时光的机会,越老越会追求日常的愉悦和依赖亲近的人。如果你告诉年轻人,他其实活不了多久,年轻人会做出老人一样的选择,如果你告诉老人其实还有很多年可活,他们又会跟年轻人一样选择。

换言之,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现实问题是,老人真的没剩多少时间。他们只能把握当下、依赖亲人。


从《伊万·伊里奇之死》说开去,挽救失败也许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


第三,亲人简单而又深刻的服侍

文末,我们再回到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

随着对自己健康状况清醒的觉察,伊万·伊里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他的需求越来越低,只要舒服和情谊就够了,但家人、朋友,甚至医生都不理解他。

只有仆人盖拉西姆懂得。

旁人躲着伊万·伊里奇,盖拉西姆却跟他闲聊过往,为了减弱主人的疼痛,盖拉西姆任由伊万·伊里奇的腿搭在他的肩头一整晚。

悉心照料他的一切,中间没有任何的私利和算计,已经超出了常规的主仆之情,上升到人道主义的悲悯和共情。

这告诉我们,老人实际上所需不多,但必须简单而深刻。然而现实中,家人宁可给一大堆金钱、物品和药物,也不愿意满足老人谦卑的愿望。

-END-

参考文献:

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徐峥《囧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