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素質與發展應該共進

通過改革開放和多年來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國民素質的整體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國民素質的發展已經到了令人滿意的程度,也不表明我國的國民素質能夠保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事實上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培養更多的高級人才已是當務之急。

一、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從根本上提高國民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增強國際競爭力最重要最便捷的途徑。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我國目前擁有世界最大的教育體系,存在著大規模的教育要求,但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偏低,人均教育經費更少,社會教育的巨大需求與社會教育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國家要提高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的支出比重,同時採取各種措施,鼓勵社會各界對教育投入,拓寬教育投資渠道,更多的人們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

二、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從而促進流動人口素質的提高。勞動力對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影響往往帶有雙重性質,我們主要闡述勞動力對流出地影響的積極方面。勞動力過剩地區勞動力流出可以減輕流出地的就業壓力,減少流出地用於勞動者工資的支出的資金,有利於經濟平衡;勞動力在流動的過程中,為了尋找到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勞動報酬,勞動力會自覺的進行深造和接受技術培訓,從而使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提高勞動技能,開闊視野,有利於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與技術的創新;同時加強老少邊窮和農村地區勞動力的流動和輸出,讓更多的農民進城,使這些地區的居民的社會關係在地域空間上更加寬廣,流動和交流空間加大,距離延長,這有助於解決農村人口通婚半徑小,近親繁衍問題,有利於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

三、構建科學健康的社會價值觀念體系。社會價值觀在提高國民道德素質水平方面有著決定性作用,良好的社會文明環境,能過促進國民道德素質水平的提高。我們要充分利用輿論工具,弘揚社會主旋律,營造良好的道德建設氛圍。具體要求社會成員必須確立對社會政治體系及國家的方針政策理解、認同和擁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形成創造財富、造福人類社會的能動的價值選擇態度,樹立積極進取、勤勉努力的工作態度,具有事業進取心、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具備能正視挑戰、參與競爭,又能關心他人、與人共事、講究團隊精神,善於根據市場經濟對個人發展的內在要求,自覺培養自尊、自立、自強、自信的個性,並且不斷進行自我的文化、心理調適,從而更為協調地將其具有鮮明個性的自我融入到適應和變革社會大環境的潮流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