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化林坪位於瀘定縣興隆鎮化林村,處在歷史上內地入藏的主要交通要道上。位於在飛越嶺下一平臺上,面積數百畝,土厚而腴,流泉甘美,任墾牧,宜屯戍。其東南倚山,西北絕壁,俯鹽水溪,進有高屋建瓴之勢,退有依山結險之利。故明、清兩代皆委沈村於土司,官軍專戍此坪,使其成為管理邊疆的重鎮。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化林坪地理位置

康熙二年,改汛為營,設守備一員,標兵一營。三十四年添設參將。西爐之役,參將李麟率營兵為大軍前鋒。四十三年改營為協,駐化林,分轄把總三員,駐防瀘定、打箭爐(今康定)、泥東(今宜東)三處,各配兵五十名。西陲人民及漢、土官兵皆受副將統轄。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化林坪的茶馬古道

雍正七年營泰寧城,備遷七世達賴喇嘛來住,移化林副將於泰寧,化林改置都司,轄標兵一營,與中渡(今雅江河口鎮)之德靖營、打箭爐之阜和營、噶達(今道孚縣協德鄉)之泰寧營、道塢(今道孚縣城)之寧安營,同受化林協統制,改稱泰寧協,於是西陲重心始移於泰寧。化林繁盛稍殺,駐民減至500餘戶。雍正十二年達賴回藏後,泰寧漸難維持,而打箭爐日趨繁盛。乾隆九年移右營都司駐防清溪,復移泰寧協副將於打箭爐,稱阜和協。從此以後,打箭爐蒸蒸日上,化林、泰寧之勢日衰。然化林以地位險,仍成為川邊第二重鎮。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化林坪舊城方位圖

至光緒中,裁製營,廢都司、城守諸官,解散軍士,化林頓成蕭條氣象,人員大量流失。數年之內,由五百餘戶減至百餘戶,百餘戶減至數十戶。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老舊房屋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金花廟

1935年渡過大渡河的左右路中央紅軍,匯合來到了化林坪,他們一邊在這裡休息徵糧,一邊派部隊奪取前面高聳的飛越嶺。當時固守飛越嶺的是川軍袁國瑞旅兩個團,據險而守,通向山頂的羊腸小道上埋有地雷。紅一師1團(團長楊得志、政委黎林)和3團(團長黃永勝、政委林龍發)數次衝鋒均沒成功。5月31日晨,紅二師4團和6團(團長朱水秋、政委鄧富連)奉命趕來攻打飛越嶺。師長陳光、師政委劉亞樓、4團團長王開湘、團政委楊成武親臨山腳察看地形後,決定利用山上霧多的特點,由二營副營長黃霖率領六連並一個機槍排從左翼山峰迂迴攀緣而上,出奇制勝。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化林坪遠眺飛越嶺埡口

簡短的戰鬥動員後,黃霖帶領部隊開始向飛越嶺左面的桌子山山峰迂迴。戰士們在盤根錯節的野藤、荊棘中攀緣而上,遇到石壁擋路,搭人梯艱難爬過。最後一個屏障下,六連一個身手矯健的戰士憑著大樹做梯子,爬到屏障頂端。隨後,他放下連接起來的長長綁腿,戰士們抓著垂直的“索道”,於正午時分全部爬上山頂。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飛越嶺埡口

稍作休整後,六連就找到川軍的側翼警戒部隊。原來山上溼冷,川軍生起了火堆,在一片茫茫霧氣中騰起了濃黑的煙柱。黃霖讓機槍排從高處壓住敵火力,其餘戰士衝向敵群,如神兵天降般奪下這個陣地。這時,從右面進攻的紅軍一師主力部隊也奮不顧身地向上衝,佔領陣地並繼續追敵。佔領鳳龍寺,又向東面三道橋俯衝。山溝裡的川軍崩潰,相互踐踏,死屍遍野,飛越嶺東西兩面陣地都被佔領,從而打開了紅軍北上的道路。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飛越嶺埡口向南遠眺三交、宜東

來到化林坪的紅軍主力分兩部,一為右縱隊由紅一軍團(欠5團)、紅五軍團、紅三軍團的12、13團組成,向南翻越飛越嶺;一為中縱隊由由5、10、11團、幹部團和軍委縱隊組成,向東翻越山王崗,分路進入滎經境內。

對於化林坪更早的歷史考證,歷史學家任乃強在《瀘定考察記》中認為化林坪為唐代的杖義城,果真如此嗎?

任先生:餘考化林坪,即唐杖義城也。《新唐書地理志》黎州洪源郡下注雲:“有洪源軍,有定番、飛越、和孤三鎮兵。又有武侯、廓清、銅山、肅寧、大定、潘倉、三碉、杖義、琉璃、和孤十一城”唐黎州境,為今漢源縣及瀘定縣地。凡此一軍三鎮十一城,均當於此中求之。《新唐書李德裕傳》雲:“築杖義城以制大渡、清溪關之阻。築禦侮城以控滎經犄角勢。築柔遠城以扼西山土蕃。復邛崍關,徙嶲州治臺登,以奪番險”……杖義城,必在大渡與清溪關之間,控扼險阻足以制夷者,其在飛越嶺左右無疑。飛越嶺內既有三交城與飛越縣矣,不至於其附近再增城守。飛越嶺上險窄不堪為城,飛越嶺外唯沈村與化林地勢開展足置城戍。沈村既為大度縣,則唯化林足以當之耳,故曰化林坪為唐杖義城也。

任先生得出這一結論主要是根據《新唐書李德裕傳》中的“築杖義城以制大渡、清溪關之阻”,他認為此處“大渡”為唐代的大渡縣,約在今瀘定興隆鎮沈村附近。清溪關為唐黎州治所,今漢源清溪鎮。

首先看看大渡。

《新唐書》“飛越,中,儀鳳二年析漢源置,並置大渡縣,隸雅州,長安二年省”。《 舊唐書》“飛越,儀鳳四年分漢源於飛越水置縣,屬雅州。大足元年屬黎州。長安二年廢大渡縣”。這兩條說明大渡縣是儀鳳二年或者四年(677-679年)設置,長安二年(702年)廢棄。而李德裕築杖義城是在唐太和四年(830年),此時的大渡縣已廢了128年,李德裕築城時何來大渡縣?“築杖義城以制大渡、清溪關之阻”此話顯然是指類似河流或者關卡山嶺之類的自然險阻,而不是縣名。

又有輿地紀勝163敘州目中“李衛公築仗(杖)義城、禦侮二城。李衛公贊曰:仗義城在大渡河北,以水為險,是迤邐接黎州,自黎州直出山箐”李衛公就是李德裕。

都充分說明“築杖義城以制大渡、清溪關之阻”此處“大渡”指大渡河,而非大渡縣。

其次清溪關。

任先生:《明一統志》、《四川通志》、《清溪縣誌》皆謂唐清溪關在大渡河南,距清溪縣治135裡,是其地在今越嶲縣境也。蓋因《新唐書》越嶲有清溪關,而《南詔傳》青溪關亦屢見,皆在大渡河外故也。餘查黎州、嶲州皆有清溪關。貞元十四年,內侍劉希昂《出使南詔行程記》雲:“自清溪關經大定城百一十里至達仕城。西南經箐口,百二十里至永安城。城當滇笮要衝。又南經水口。西南度木瓜嶺,二百二十里至臺登城。又九十里至蘇祿縣。又南八十里至嶲州。”未言經黎州,世遂以清溪關唯嶲州有之,誤也。

任先生誤以唐代的黎州、嶲州皆有清溪關,其實這個很好解釋。《舊唐書》“通望,舊陽山縣,屬巂州。大足元年屬黎州。神龍二年又屬巂州。開元元年卻屬黎州。天寶元年改為通望也”;《蠻書》:“至通望縣本筤驛四十里(去大渡十里),至望星驛四十五里,至清溪關五十里”這兩條說明通望縣和清溪關處在黎州和巂州之間,而清溪關又在通望縣南約九十五里。

唐代通望縣不僅舊名叫陽山縣,還反覆隸屬黎州和巂州,因此,史書中的黎州和巂州條目都能看到清溪關,一點不奇怪。但通望和清溪關所處地域和地理位置不會因為隸屬關係的改變而改變,何來兩個清溪關?

今漢源清溪為唐代的黎州州治,漢源大渡河南岸的大樹鎮恰為唐代的通望縣(元和志:通望縣北至州九十里;蠻書:通望縣去大渡十里),清溪關位置當在今甘洛縣大灣村(見藍勇《四川古代交通線路史》86頁)。唐代大渡縣約在今瀘定沈村。大渡縣和清溪關一個在黎州西北,一個在東南,兩者相距近400裡的距離,築杖義城以制兩地,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杖義城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輿地紀勝一六三敘州目中“李衛公築仗(杖)義城、禦侮二城。李衛公贊曰:仗義城在大渡河北,以水為險,是迤邐接黎州,自黎州直出山箐”。《明一統志》“仗義城在司城南九十里,唐太和五年李徳裕築……要衝城在司城南一百里,臨大渡河,唐貞元初韋皋築,俗呼炒米寨”

說明要衝城在黎州城南約一百里,大渡河北岸,而杖義城又在要衝城北十里。

先確定要衝城的位置。《元和志》“要衝城在通望縣東一十三里”。《宋會要輯稿》:“淳熙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四川安撫制置使留正言:臣前具奏,於黎州東南邊大渡河上修築要衝城,差置寨官,移兵屯守,以為控扼之計。今已修築了當……”

這兩條說明要衝城在通望縣東十三里的大渡河北岸,根據距離、地形和方位,要衝城當在今漢源縣大渡河北岸的營盤山。

杖義城在要衝城北十里,當在今漢源曹家噴,曹家噴為通往南詔的交通要道上,南面就是天塹大渡河和清溪關一線,李德裕在此築杖義城,以制大渡河、清溪關之阻符合情理。

紅軍長征路過的化林坪

杖義城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