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拋售大量業務主攻面板行業的背後

曾經響徹中華大地的TCL王牌大彩電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曾經TCL手機也是市場裡炙手可熱的一個角色。但現在,TCL又一次面臨它創業路上的艱難時刻了,李東昇董事長毫不猶豫地壯士斷腕,決定深耕面板行業,欲向龍頭京東方發起衝擊和挑戰。

TCL拋售大量業務主攻面板行業的背後

TCL的發展之路

1980-1985年,TCL的前身TTK只是一個生產錄音帶的小公司,直到85年,才創立了TCL品牌,並且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只用英文名字註冊的公司。進入90年代後,TCL進入電話機和彩電市場,並在短短三四年裡,其王牌大彩電就已經成為國內彩電市場前三強,可見其發展之迅速,實力之強勁。

1998年後,TCL集團開始了它的國際化品牌之路,1999年進入越南市場,一年半後就開始實現盈利,2000年進入俄羅斯、中東、拉美、非洲、澳洲等全球市場。2002年TCL收購德國施耐德彩電業務,開始了其跨國併購的集團發展策略。2004年TCL與法國阿爾卡特合資組建的全球移動通信領域的主導企業——TCL阿爾卡特移動電話有限公司(TA)。但就在2005-2006年,其打算併購湯姆遜公司時,因錯誤估判了形勢,步子邁得太大,面臨了其創立以來第一個不得不進行的變革。

TCL的鷹之重生

TCL拋售大量業務主攻面板行業的背後

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可以活到70歲。但當鷹活到40歲的時候,鷹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力地捕捉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會垂到胸脯的位置;它的翅膀會長出又密又厚的羽毛,讓它的雙翅變得沉重,難以飛翔。此時的鷹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等死,要麼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重生過程。如果想重生,鷹得獨自飛到山頂,在山的高處準備重生。這是一個漫長而可怕的過程,重生的鷹要忍受莫大的痛苦和劇烈的身體創傷。重生的第一步是除去老化的喙,鷹用頭抵著粗糙的岩石,在石壁上一下下地磨擦,把老化的喙皮一層層磨掉,直到完全被剝離。這時的鷹已經無法吞食食物,它不吃不喝,憑藉體內不多的能量來支撐自己的生命,在痛苦的煎熬中靜靜等待。幾個月後,新的喙慢慢生長出來,鷹開始了重生的第二步。當新的喙長出來後,鷹使用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鮮血一滴滴灑落。然後又是痛苦而漫長的等待,奄奄一息的鷹在痛苦中長出了新的趾甲,而此時它還得熬過最後一關:用新長出來的趾甲把身上又長又重的羽毛一根根拔掉。當新的羽毛長出來後,鷹完成了涅盤般的重生!新的喙、新的爪子,新的羽毛,鷹又能重新捕食了,重生後的鷹能夠再活30年!

同樣,2005-2006年,因身陷湯姆遜併購案的TCL連年虧損,深交所給它戴上了退市風險的帽子,就在此時,將近“知天命之年”的李東昇董事長髮布了文章《鷹之重生》,深刻反思TCL 的發展變革之路,給公司調整發展策略,不斷東奔西走為公司的發展蓄力。終於在2007年實現了扭虧為盈,度過了公司第一個難關。

TCL的第二次變革之路也剛剛開始

2009年TCL創建子公司華星光電開始進入面板行業,在短短几年的時光裡,華星光電便發展成為了全球第五大液晶面板供應商,併為母公司TCL帶來了大量的利潤。

據可靠資料,在2016年、2017年,TCL的手機、空調等業務都在虧損,只有華星光電在持續的為TCL賺錢,為其營造利潤。TCL也確實不負眾望,在國內面臨“缺芯少屏”的情況下,和京東方一道,打開了液晶屏幕市場,使我國在“少屏”上邁出了一大步。

但就在2018年12月,李東昇董事長邁出了TCL 變革的第二步,他把公司不賺錢的消費電子和家電等智能終端業務出售出去,決定深耕面板行業,欲向老大京東方發起挑戰。目前TCL已建好的有深圳T1、T2項目和武漢T3項目,正在建的有武漢T4、深圳T6T7、惠州模組、印度分廠。為了深深植根於半導體顯示行業而努力。

TCL上市公司已經成為了其子公司華星光電募集資金的平臺,從股市中籌集資金投入面板行業。看過康寧未來顯示的科幻片的都知道,那些顯示技術真的不是夢,面板行業和顯示終端將會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TCL這次深耕面板之路能夠像上次重生一樣,給集團注入新的活力。

TCL拋售大量業務主攻面板行業的背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