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普通人逆襲之路,就在於這4點

曾國藩:普通人逆襲之路,就在於這4點

作者/暮曉

曾國藩的一生,都是處在不斷地奮鬥中,從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到聖賢之人的蛻變,彰顯了個人努力的重要性,值得每一位想要進階的平凡人借鑑、學習、實踐。

01 “尚拙”的人生哲學

曾國藩從小資質普通,考了七次才中秀才,這個期間,他一直很用功,把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他對自己的認知也很清楚,所以他不氣餒,反而讓他越挫越勇,最後,終於功成名就。

面對別人的嘲笑,他也能淡然置之,他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所以他人的評價和眼光並不會影響他。這樣的經歷恰恰磨鍊了他的心智,可以在複雜的生活中越來越強大。

“尚拙”是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就是要肯下笨功夫。這樣有三點好處:一是讓人更謙卑,願意付出。二是逆商高,能在困境中越挫越勇。三是不走捷徑,做事踏實。

科舉考試的經歷,讓曾國藩的知識和心性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後來才能走得更順、更遠。

曾國藩:普通人逆襲之路,就在於這4點

02 赤手空拳創湘軍

曾國藩一介文官,魄力無窮,赤手空拳創立湘軍。

面對腐朽的正規軍,早已沒有了戰鬥力,而根深蒂固的軍風,也無法改造,因此,他想創建自己的軍隊,挽救朝廷,再造國家。

這是一步險棋,他的出發點挑戰了國家提防漢人掌握兵權的根本原則,有著毀家滅族的危險。

但曾國藩還有另一方面的考量,太平軍不是普通的敵人,他們代表了異質文化,以西方基督教為基礎,到處消滅中國文化,是整個傳統文化的敵人。而曾國藩是理學家,崇尚儒學,他要竭盡全力捍衛心中的信仰。

創建軍隊,談何容易。一無所有的曾國藩要解決用人、籌餉、購械、建制,以及與皇帝的博弈。

他的初心,皇帝豈能知曉。還沒練兵多久,皇帝就讓他去增援鎮壓太平軍。不成氣候的軍隊,出兵肯定是送死,所有心血必付諸東流。

權衡利弊之後,他只能找各種藉口推脫,與皇帝周旋,哪怕面對恩師與摯友的求援,他也只能忍痛回絕,按兵不動。

終於在重重困難中,他用“挺”的精神,愣是練成了一支萬人湘軍。

在一次次戰鬥中,湘軍越戰越勇。

湘軍的戰鬥力之所以強,來源於曾國藩的反向思考,把正規軍弱的原因分析出來,然後反著來,在制度上進行建設。

正規軍實行低餉制,軍人錢少,為了謀生只能做其他副業,不會好好練兵。還有軍隊本身極其腐敗,沒有任何的凝聚力。

曾國藩就實行厚餉制,解決士兵的生存問題,讓大家願意積極投入,加入軍隊。

同時選人的原則是“將必親選,兵必自募”、“選士人領山農”。

一方面大家知根知底,有助於相互協作,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軍隊的素養會很好,紀律嚴明。

曾國藩非常注重精神力量,在軍隊中大力倡導政治教育,讓軍隊有信仰,創造昂揚的士氣。

曾國藩竭盡全力,一心為國為民,憑著韌勁和智慧,終於成就了牛氣的湘軍。

曾國藩:普通人逆襲之路,就在於這4點

03 成功面前主動退守

南京城被攻破,湘軍終於平定太平天國起義,曾氏兄弟立下了汗馬功勞。

本以為會得到朝廷超大獎賞,等到的卻是兩記悶棍,朝廷竟嚴厲指責其他不當之處。這讓曾國藩不得不警醒。

他們曾氏兄弟權勢達到巔峰,面對朝廷的猜忌,他不得不做出安排,讓自己全身而退。

因此,他一方面安排自己的弟弟離職,另一方面,裁撤湘軍,這讓朝廷頗為放心,終化險為夷。

在湘軍內部,曾國藩也遇到了另一個危機,自己一手提拔看中的湘軍領袖左宗棠,與自己公開決裂。

左宗棠雖然曾仰仗於曾國藩,但他內心一直看不起曾國藩,覺得對方資質平庸,不及自己。

後來在南京攻克之後,因為在追捕太平天國幼天王的事情上,將了曾國藩一軍,讓曾國藩不得不還擊。

即便如此,曾國藩事後從沒說左宗棠一句壞話,更是在左需要西征軍費的時候,極力幫他,這讓左大為感動,也是第一次真正打心眼兒裡佩服曾國藩的為人。

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後,沒有膨脹,而是自知地退守,真正乃聖賢之人。

曾國藩:普通人逆襲之路,就在於這4點

04 窮盡一生,為國為民奮鬥至終點

曾國藩在最後的歲月,身體早已風燭殘年,精神上因天津教案而痛苦不堪,他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自己忠誠奮鬥一生的興國興民事業,根本無法扭轉時代的衰敗局面,大清王朝已經無可挽救了。

即使這樣,曾國藩仍然盡己所能,興辦洋務,推動留學計劃,從技術和人才上讓國家振興起來,至少這是最能行得通的希望。

曾國藩除了資質平庸,其身體素質也是極其差的,患有多種疾病,眼睛、耳朵都早衰,尤其皮膚病,一直困擾著他,發作時,身上奇癢無比。

加之行軍打仗多年,身體得不到養護,官場的各種精神壓力,都不斷侵蝕他孱弱的身體,最後油盡燈枯,60多歲時,走向了人生終點。

曾國藩的一生,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

一介書生,在官場勵精圖治,徒手創建湘軍,救國家及傳統文化於水火中;

在個人修養上,從立志做聖人開始,不斷自我反省,剋制慾望,改正缺點,被敬仰為聖賢;

在學術修為上,發揚儒家思想,鑽研理學,以身作則,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家屬語錄等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