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為什麼?

科學棧


根據以往的地震記錄來看,安徽境內破壞性地震一共發生過17次,其中最高紀錄是6.25級,而最近的一次破壞性地震記是70年代末期蚌埠5.0級地震。

地震發生概率,與局部地區的地質結構息息相關,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地質斷裂帶之上,安徽境內也分佈有大大小小多條斷裂帶,其中長度較長的有郯廬斷裂帶、太和--五河斷裂帶、宣城--涇縣斷裂帶,寧國--績溪斷裂帶,還有環大別山附近的多條小型斷裂帶較為集中。

比較著名的郯廬斷裂帶是安徽境內最長的斷裂帶,基本縱貫全境,從西南部的宿松縣開始,跨越了廬江縣、肥東縣等,一直貫穿到了東北部的泗縣、五河縣,然後出境繼續跨越江蘇、山東。這條斷裂帶上發生過著名的郯城大地震距,不過距今已經350年了,後期都沒有表現出特別活躍,只有一些小型地震。

安徽發生地震最多的地區,是環大別山向北推進的這一區域,歷史上最大的6.25級地震也位於大別山東北部的霍山縣。因為大別山屬於大型山脈,隆起時肯定會與周邊地質發生結構斷層,所以整個大別山區域集中有6條中小型斷裂帶,但相比於我國西部大型的山脈斷裂帶來講,大別山的活動也不是特別劇烈。

整體上安徽境內發生大型地震的概率相對較低,大部分是一些中小型地震,對地表建築破壞力有限。


地理有意思


安徽地處華南地震區和華北地震區交界處,歷史上大地震不多,但是小地震也不少,總的來說在我國屬於地震發生概率中等的省份,大型地震發生概率不大,但是小地震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

安徽地處兩大地震區交界處,省內分佈多條地震帶

從大的尺度來說,安徽位於華南地震區和華北地震區兩大地震區的交界處,省內分佈著多條斷裂地震帶,分屬上述兩大地震區。像麻城—常德地震帶和揚州—銅陵地震帶屬於華南地震區;而許昌—淮南地震帶和營口—郯城地震帶則屬於華北地震區。

安徽歷史上曾發生過三次6級以上大型地震

上圖是安徽省主要斷裂帶和歷史上發生過的主要地震震中分佈圖,圖中紅色圓圈越大代表發生過的地震震級越高。

其中圓圈最大的六級及以上地震共有三次,分別位於霍山、六安六百安地區和淮河中下游地區。最大的地震為6.25級,有兩次,分別是1831年發生的鳳台地震和1917發生的霍山地震。一般來說6級以上的地震就屬於大型地震了,破壞力較大,這兩次地震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畜傷亡和房屋損毀。

安徽大型地震不多,小地震不少

通過梳理我們可以看到,安徽境內雖然地震帶分佈不少,但是由於避開了核心地震區,歷史上大型地震不多,但是仍不能掉以輕心,事實上安徽發生小地震的概率還是挺高的,我們以2017年為例來看一下:

(2017年安徽地震分佈)

上圖是2017年安徽全省發生的地震分佈,同樣圓圈越大代表震級越高。2017年,安徽省發生的1.5級以上地震共計25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1級,發生在六安市金寨縣。雖然這樣的震級很難造成破壞,甚至一些更小的地震我們根本察覺不到,但是小地震頻繁意味著地殼內部還是比較活躍的,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精確的預測地震,只能通過概率性進行比較粗放的趨勢性推測,為了最大程度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2016年我國制定了新一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根據這份新圖(下圖),綠色的安徽東南部地區是地震防禦級別較低的小於六度區,東北部及六安、阜陽周邊(紅色)是地震防禦級別最高的七度區,其餘黃色區域為六度區。省會合肥市七度區面積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巢湖、廬江等地的多個鄉鎮由原來的六度區提高到了七度區。

綜上:安徽位於兩大地震區交界處,省內分佈著多條地震帶,由於避開了地震核心區,大型地震發生概率不大,但是小地震不少,隨著我國地震防禦水平的提升,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不入流的大劉


安徽是含有兩大地震帶區域,分別為華南地震區,華北地震區,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並且在歷史上的大小地震都有,我們看下數據就明白了,所以嚴格的來說,只要存在地震帶的區域都可能發生大小不一樣的地震,這裡面就跟地震活動情況存在關係,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安徽的地震說明,看看為何說,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

安徽主要的地震帶

上面我們也說了,安徽主要是位於華南地震區和華北地震區的交界部位,在這種較大的地震帶之下,還存在一些小地震帶,而科學界將這些小地震帶主要又分層了四個相對較為活躍的地震帶,分別為揚州—銅陵地震帶,麻城—常德地震帶,郯城—營口地震帶、許昌—淮南地震帶。所以從這四個地震帶的情況來看,跨越的區域還是不少。

當然這裡我們得說明下,就算是位於地震帶上的區域,如果沒有任何的變動情況之下,也是不會發生地震的,所以地震帶的存在並不意味著該地區就會發生地震,穩定性的地震帶是不具有極大的影響,這兩者沒有絕對性的關係。就如全球範圍之內,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樣的地震,只要板塊或者斷層帶,地震帶的活躍程度不高,那麼地震也不會發生,或者只會出現極小的地震,甚至可能都不知道發生了地震。

安徽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為什麼?

我們上面也說了,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因為在歷史上,我們看到了分出來的4個地震相對較為活躍的區域,出現過比較強的地震。

揚州—銅陵地震帶,該地震帶是一個比較長的地震帶,並且是橫跨過個省份,包含了江西,江蘇,安徽等地。根據科學記載數據顯示,自公元 999 年以來,能夠明顯記錄到的數據是有25 次強震,其中6級以上地震 11 次,所以這個地震帶的活躍程度還是不低,而最大的一次地震是6.75級,影響最大的是江蘇溧陽地區緊鄰安徽的區域,1979年又發生6級地震,所以這個版塊較為活躍。

麻城—常德地震帶,這個地震帶總計來說,要緩和一些,其中在安徽霍山—六安及合肥地區是該帶中地震較多的地區,歷史上共發生8次5級以上地震,最大的為1917年霍山 6.25 級地震。

郯城—營口地震帶,是我國東部活動最強的地震帶之一,這個地震帶上出現過3次7級-7.9級的地震,還有1次8.5級地震,不過這次地震是發生在臨沂,在安徽地帶是不具有這麼強的,所以相對於安徽來說,郯城—營口地震帶的影響不大,但是4級左右的地震還是出現過。

許昌—淮南地震帶,這個地震帶活躍程度不高,近幾十年來,基本上都沒有任何的地震發生,相對較近的也就是1979年該帶中的固鎮又發生5級地震,這就是4個地震帶的主要記載情況。

總結

整體上來說,安徽的位置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歷史上還是出現過相對較大的地震。但是近幾十年來,較大的地震也就基本沒有了,所以這說明了這些地震帶的活躍程度降低了不少。當然一般來說,在某個區域出現較大地震之後,都會長時間處於平靜狀態,因為主要的板塊區域或者斷層帶已經處於幾乎穩定的模式,所以小地震可以看到,但是大地震並不太可能有。

包括在1月的時候,安徽廣德市新杭鎮境內出現了一次3.3級地震,不少人也在擔心大的地震,中國地震局也說明了,廣德發生的地震以孤立性為主,這一次是斷裂帶——次級斷裂帶,所以不會發生大的地震,這就是安徽的基本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