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無賽可比,全世界體育媒體都在播什麼?

Osports16140980.jpg

在決定讓壓箱底的“飛人”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提前公映前,ESPN(娛樂與體育電視網)曾作出瞭如下努力:史無前例地連續12小時轉播電競賽事;蒐羅北美各大職業體育聯盟的經典賽事,鑑於其中不少版權並不明確,該有線電視臺還不能直接購買,而是與各大聯盟就價格、呈現方式等進行磋商;為吸引眼球,ESPN當家主持史蒂芬·史密斯在節目中為自己與嘉賓套上了嬰兒臉的滑稽濾鏡……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評價的那樣,“ESPN真的盡力了。”

疫情期間,在無賽可播又新聞寥寥的特殊時期,諸多專業體育媒體正經歷著從未遭遇過的困境,而需要影像呈現的電視臺或許是其中最無奈的機構。除回顧經典賽事,留給電視轉播機構的選擇只有白俄羅斯足球超級聯賽等為數不多的選擇。這一歐洲不入流聯賽,如今卻成了全歐唯一未停擺的獨苗。就這樣,即便在白俄羅斯也算不上火爆的足球超級聯賽,一躍成為轉播覆蓋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當今世界最熱門聯賽之一。

經典賽事畢竟有限,部分留有“存糧”的電視臺仍能謹慎地向觀眾提供新鮮素材,譬如在2020年花樣滑冰世錦賽取消後,日本富士電視臺決定將原本與賽事配套放映的本國選手紀錄片照常播出。然而若無應急的素材,就會發生如足壇豪門皇家馬德里官方電視臺那樣的尷尬——西甲球迷們驚訝地發現,“皇家馬德里TV”4月的節目單裡竟然包括了多部奧斯卡獲獎影片,這些影片流派不一,大多與體育毫無聯繫。

更新週期較長的紙媒,則是另一番光景。從多數海外專業體育類雜誌的期刊上,甚至尋覓不到任何新冠疫情的痕跡與影響。在籃球界頗具影響力的《扣籃》雜誌最新一期發行時,NBA停擺已有數週,但封面人物仍按原計劃預留給了衛冕冠軍多倫多猛龍隊,導讀內絲毫不見“新冠”或“停擺”字樣;《跑者世界》美國版的5月刊封面人物為凱利·霍爾摩斯,在英國中長跑名將的笑臉旁赫然寫著“開心去跑”,雜誌內容則仍以跑步技巧與勵志故事為主;今年起改為月刊的《體育畫報》成了為數不多的例外,直至3月刊發行時,這一業內極具影響力的雜誌仍是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但4月刊的封面變成了球館裡空蕩蕩的看臺。除雜誌名與期刊號外,該期《體育畫報》的封面再無任何字樣,卻極為有力地概括了當今世界體壇所發生的一切——“一片空白”。

並非海外體育雜誌一門心思低頭裝作鴕鳥,在它們的官網上其實不缺疫情相關報道。或許是印刷與編輯週期的問題,雜誌無法及時在作為其核心競爭力的紙質媒介上及時呈現內容。《體育畫報》在官網發表了多篇關於疫情期間運動員及學生運動員生存現狀的深度報道,《跑者世界》與《戶外》雜誌則開闢專欄,為受眾提供居家鍛鍊指導。不過也不乏像《扣籃》這樣的媒體,即便官網仍無任何與疫情相關的內容,而是聚焦於喬丹的紀錄片、無法預知何時開啟的NBA選秀,或是球迷們最津津樂道的球星比較。當然,這無關對錯,體現的更多是風格與新聞理念的差異。

作者:謝笑添編輯:穀苗責任編輯:沈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攝影/Osport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