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原來背後有深意,能懂的情商都不低


農村曾經流行的老話,雖然不華麗,但是,卻蘊含著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就蘊含著許多為人處世的智慧。“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表面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米和衣服可以外借,柴與鞋卻不可以借給別人。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原來背後有深意,能懂的情商都不低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四樣都是不值錢的東西,沒有所謂的誰比較貴重之說,但老一輩既然會這麼總結,肯定是有其道理,其實,這樣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柴”字和和“財”同音,向鄰居家裡借柴,這樣也就意味著把別人家裡的“財氣”借走了,而古人是很忌諱這些的。還有的意思是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原來背後有深意,能懂的情商都不低

這裡的“米”泛指食品,是餬口度命的,老輩人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三天不吃餓得慌。”出借米麵給他人,可以救人饑荒,是積福的善舉,所以,人人都不會拒絕的。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原來背後有深意,能懂的情商都不低

鞋不外借,有兩個現實的理由,一是每個人的鞋碼不一般大,很難找到“合腳”的,二是,腳是人體最髒的部分,天天泥裡踏、水裡趟的,鞋是被踐踏的對象,穿著自己的鞋無所謂,穿別人的“弄髒、弄臭”是件非常尷尬的事。一種腳氣病是容易傳染的,而且難以治癒。把自己的鞋子借給別人穿了以後,那就很可能會因此而感染上腳氣。這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借衣服卻不一樣了,別人穿了以後,拿回來洗一洗曬乾了就可以再接著穿。之一是,人們對借鞋比較忌諱,老話常說“寧試人家棺材,不試人家新鞋”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原來背後有深意,能懂的情商都不低

農夫認為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就是向別人去借東西,且不可以讓對方感覺很為難,這樣即便是別人借給你了,也是有點不情願的。萬一別人不答應借給你,這樣彼此也都會很尷尬。古人這樣說,就是要提醒我們,在向比人借東西的時候,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所借之物會不會給對方造成麻煩或者是負擔。以上這些老話不僅能讓人們從中領悟出一些人生道理,更能從老話的言語之間聯想到過去之事,我想這就是老話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