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卦」之象辭“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

二、象辭破解

象辭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解卦」之象辭“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破解

(一)釋字(詞):

《說文》:“(解),判也。從刀判牛角。”解的本意是用刀把牛頭(角)從牛身上御下來,也就是屠牛。這裡用牛角借代牛頭,因為角是牛頭的顯著標志。牛是大型牲畜,很難屠宰,只要把牛頭從牛身上御下來,屠牛就算成功了一半多,故“解”的本義就是屠牛。《莊子·養生主》:“皰丁解牛”。屠牛就是把牛的各部位分割開來,故“解”引申為把整體分割開來,也引申指事情的完成,矛盾的緩和。《玉篇》:“解,緩也。”《雜卦傳》:“解,緩也。”《廣韻》:“解,脫也。”《廣雅》:“解,散也。”《儀禮·大射禮·解綱注》:“解猶釋也。”

《說文》:“宥,寬也。從冖有聲。”宥的本意是寬待。《廣雅》:“宥,赦也。”古有三宥之法,《周禮·秋官》:“司刺掌三刺三宥之法。一宥曰不識;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

赦的本義是免除罪過,不予追究。古有三赦之法。《周禮·秋官》:“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蠢愚。”另外周氏還有三刺之法,周代治理重案,必依次與群臣、群吏和百姓等人反覆計議,然後定罪判決,以示審慎。“一刺曰訊群臣;再刺曰訊群吏;三刺曰訊萬民。”

(二)釋象:

「解卦」之象辭“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破解

《解卦》上震下坎。“坎為水”,這裡引申為“雨”;“震”為“雷”。雷發於外,雨施於下,故曰“雷雨作”。《解卦》與《屯卦》不同,《屯卦》是下震上坎。“下震上坎”與“上震下坎”意義完全不同,“坎為水”、“震為雷”,水在上為雲,水落下為雨,《屯卦》是上雲下雷,雷在內而未發,雲在上而未雨,故曰“雲雷屯”。屯者,能量滿盈而未得釋放也。《解卦》“雷發於外,雨施於下”,大自然的能量得以釋放矣。能量得以釋放,則矛盾有所緩解也,故卦名曰“解”。

「解卦」之象辭“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破解

《解卦》是由《觀卦》變化而來的,《觀卦》先變為《蒙卦》,然後《蒙卦》再變為《解卦》。《觀卦》整體看是一個2倍放大的艮體,“艮為手”,故《觀卦》之象為雙手。因為陽爻是艮體主爻,所以《觀卦》的兩個陽爻取象為手。《觀卦》變為《解卦》的過程中,兩個陽爻皆下垂,象徵兩手皆下垂。又兩個陽爻下垂後形成坎體,“坎為弓輪”,坎中之剛為弓中之矢,故這兩個陽爻又可取象為“矢”。矢發而手垂,為射箭動作完成之象。張弓欲射,能量積聚;矢發而手垂,則能量得以釋放,故卦名曰“解”。

「解卦」之象辭“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破解

《解卦》是由《觀卦》變化而來的。《觀卦》九五以下皆為陰爻,這些陰爻組成一個大坤體,“坤為牛”。《觀卦》變為《解卦》後,這個大坤體被分割開來,象牛被肢解分裂,且《解卦》大部分爻均不當位,象牛的身體各部位被肢解開來,其身體各部位皆不在其位,故《解卦》有屠牛之象,故卦名曰“解”。“解”的本義即為屠牛。


「解卦」之象辭“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破解

《解卦》是由《觀卦》變化而來的。《解卦》九二原為《觀卦》九五,但不是君王,而是受託孤輔政的賢臣。賢臣輔幼主,受人猜忌,故“王臣蹇蹇”。《解卦》和《蹇卦》互為綜卦,《蹇卦》講賢臣進而代君攝政,受人猜忌,故而“王臣蹇蹇”;《解卦》就應該講幼主長大,賢臣還政於王,從而消除猜忌,得到解脫。《觀卦》變為《解卦》的過程,反映的正是這種還政於王從而得到解脫的情景。


「解卦」之象辭“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破解

張飛義釋嚴顏

《解卦》是由《觀卦》變化而來的。《觀卦》上卦體為巽,“巽為繩直”,這裡取象為“繩”。《觀卦》九五與上九皆在巽體,皆繫於繩,象徵行動受到諸多限制,不能自由。《觀卦》變為《解卦》後,這兩個陽爻皆下行,巽體消失,象脫乎繩,故曰“解”。“解”在這裡指去掉束縛自由的繩索,使其獲得自由,這裡換言曰“赦”曰“宥”。《解卦》大部分爻均不當位,不當位即表示非罪即過。或罪或過而得到解脫、寬待,故曰“赦過宥罪”。

​(三)義理:

「解卦」之象辭“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破解

積聚的能量得到釋放,積累的矛盾得到解決,狀態就會由緊張、激烈變得輕鬆、舒緩。君王年幼不能主政,賢臣攝政受人猜忌,這就是矛盾。矛盾的積累會使能量不斷積聚,並在一定程度上爆發和釋放,但隨著時間的變化,矛盾也是可以轉化的。比如在矛盾激化之前,賢臣已還政於王,那麼矛盾自然也就解決了。既然有矛盾,就會有鬥爭,這是不可避免的,在矛盾得以解決之後,緊張的狀態舒緩下來,這時切忌再激化矛盾,所以要“赦過宥罪”,促使事物得以寬解。


專欄

周易登堂

作者:子夏故壇

36幣

278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