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感悟頗深。

文章說到現在這個“槓精時代”增添了很多網絡暴力,明星和很多人經常受到攻擊。

懷念網絡初期的文明和美好,大家都和和氣氣,表現出最好的一面。

看到這些,彷彿讓人想起了當初的朋友圈和現在的朋友的圈。

當初的朋友圈都分享著最好的一面,大餐、鮮花、旅遊等等。

現在的朋友圈增添了各種廣告與謾罵,微商賣貨、吐槽生活、謾罵不公...

但是,這本就是最真實生活中的聲音,不那麼完美,但是真實。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什麼是“槓精”?

針對“槓精”一詞,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槓精是一個網絡流行詞,指經常的通過抬槓獲取快感的人、總是唱反調的人、爭辯時故意持相反意見的人。

槓精往往不論他人說的是什麼是否正確,往往無視忽略曲解原述邏輯,對人不對事針對性反駁,僅為反對而反對,通過針對性反駁惹翻他人,進而達成目的。“槓精”出招時,是利用人類情緒上的弱點和思維邏輯弊端,一時間刺得他人無話可說,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


這是理論上的,在評論中,有人舉出了很好的例子。

某人:太陽表面的溫度很高,有6000攝氏度左右,或者更高。槓精:誰跟你說的太陽表面溫度很高的?太陽黑子區域的溫度才4000攝氏度。

真正的槓精不會這麼槓。真正的槓精會說:你拿溫度計去量了????!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看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會跟一樣是哈哈一聲笑嗎?

在豆瓣有一個叫“槓起整個地球”的神奇小組,裡面的帖子和討論將槓精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

提問1:我們公司快要倒閉了...

槓精:要倒閉了還不趕快找工作,刷豆瓣就能拯救你公司了?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提問2:做廚房小妹好可憐。(每天都在鏟冰切水果加糖煮茶,求安慰)

槓精:自己不努力到處找安慰,我認識你朋友跟你一樣,現在都買別輸了。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提問3:論文好難寫。

槓精: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不是論文的問題是樓主懶得問題嗎?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看到這幾個,可能有人會說槓精真的是什麼都會抬槓,廚房小妹求安慰還沒數落一通等等。

可槓精的話真的那麼無理取鬧嗎?可沫不這樣認為,槓精的話其實道出了很多事實,話糙理不糙。

公司快倒閉了,趕緊去找工作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怨天尤人。

覺得做廚房小妹辛苦,能改變這種現狀的只有通過努力。

論文好難寫,但是每個畢業生都會面對,是否自己太懶而懈怠了呢?

所謂的“槓精”,很多時候只是看穿了問題所在,簡單直接的調侃性講出來。

在之前,“槓精”其實是年輕一代中的褒義詞,往往會聽到打趣的自我調侃說:“我應該就是個可愛的槓精”。

在現在,很多人一提起槓精就略帶氣憤,彷彿是屏幕背後的一個個噴子。現在經常聽到有人氣憤的說:“你就是個槓精。”

槓精,不等同於網絡暴力。

有很多人說,槓精帶來了很多網絡暴力,槓精逐漸成了貶義詞。其實,這樣的定義,未免太過於武斷。

對於什麼是網絡暴力?百度百科是這樣的解釋:

網絡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它是指一類由網民發表在網絡上的並且具有“誹謗性、誣衊性、侵犯名譽、損害權益和煽動性”這五個特點的言論、文字、圖片、視頻,這一類言論、文字、圖片、視頻會針對他人的名譽、權益與精神造成損害,人們習慣稱其為“網絡暴力”。網絡暴力能針對當事人的名譽、權益與精神造成損害,而且它已經打破了道德底線,往往也伴隨著侵權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亟待運用教育、道德約束、法律等手段進行規範。網絡暴力是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網民們若想獲得自由表達的權利,也要擔當起維護網絡文明與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觀。

網絡暴力是一種能給別人帶來侵權或者損害性傷害的行為,與槓精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網絡暴力更多的是辱罵、詆譭等語言傷害,而槓精更多的是調侃、打趣的逗樂行為。

就如謝娜曾在綜藝節目中談及網絡暴力,表示可以說她的主持功力不行,但是不可以進行人身攻擊或者涉及到身邊的朋友。很多人覺得網絡暴力是無形的劍,可是給人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然後就有人提問:評價一人專業水平差算是網絡暴力的一種嗎?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大多數人認為不是的,對能力的質疑是一種態度和建議;如謝娜所說上升到人身攻擊等,就屬於網絡暴力。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網絡不應該只有一片祥和的阿諛奉承,也不應該只有毫無理由的謾罵;而對於槓精的出現,是網絡中的調和劑,既打破了精心呈現的“假美好”,也區分了網絡暴力的傷害。

面對被槓,與其氣憤委屈的維護被傷害的信心和麵子,不如深思下問題的本質。以樂觀調侃的心態去對待這份建議和質疑,丟掉玻璃心。

面對網絡暴力,不要懦弱、忍受,站出來大膽的說出來,為自己發聲。

槓精,或許那是最真實的聲音

槓精的可怕更多是因為說出了很多現實的問題,和許多每個人都在逃避的現實。

每個人都喜歡和和氣氣,一片祥和的美好畫面。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可生活真的能一片祥和嗎?

不會,生活的殘酷照樣在繼續。不會因為每個人都擠出聖母般的微笑而心慈手軟,更不會因為每個人的吹捧奉承而忘記施壓。

記得,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因為沒有耐心反覆檢查,總是偶爾會有一些錯別字或者表述不當的地方。但是不用擔心,我們的槓精們會第一時間發現並提醒:

“字都寫錯了,還好意思寫文章。”

“趕緊去查查字典吧”

“寫錯字了,回爐重造去”

...

最開始看到這種,心裡真的很難過,感覺費盡心思寫出來的文章,還被噴。但是更會第一時間去檢查,哪裡寫錯了,哪裡沒表述好,然後去修改或者查更多的資料。

記得剛畢業的時候有的帶我的師父說:“我現在對你的心慈手軟,是以後生活對你的心狠手辣。”

現在久了,養成了習慣,喜歡去仔細看評論,總有種莫名期待被質疑,這彷彿成了一種前進的動力。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猶如《皇帝的新裝》,如果每個人都只稱贊,沒人說實話,那將是最可悲的。

槓精的很多聲音,在某種程度來講就是那個講實話的小孩。不能被大眾所接受,但是卻很真實並略帶一點俏皮。

相比槓精的抬槓,毫無意義的稱讚和安慰更可怕,彷彿溫水煮青蛙。

“槓精”從褒義到淪為貶義,其實那不過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聲音

人總是習慣性逃避問題,就像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

每個人都願意選擇“鴕鳥心態”安慰自己,能安慰一時,無法欺自己一世。只有坦然面對,才能正視現狀和困難,進而得到突破的辦法。

生活中,應該多一點真實的聲音,不偏不激,略帶逗趣,這或許就是“槓精”最好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