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個女兒,父母大多會變得“口不照心”,原因太讓人心疼

文|好孕姐

身為女兒,我總覺得父母對我太嚴厲,一點也沒感覺到“公主”的待遇。直到前不久回孃家,我才發現,這些年一直誤解了父母的愛。因為,我每次說要回孃家,我媽都兇巴巴地說:“回什麼回?離得這麼遠,來回不花錢啊?你來了孩子誰管?公婆誰照顧?”可是,我每次回去,都發現父母準備好一桌子好飯等著我,連我出嫁前的房間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就像我天天住一樣。

雖然,三句話不到,父母就催我回去,但那都是“口不照心”,他們是巴不得我像小時候一樣常住在家裡,聽他們嘮叨,問他們“今天吃啥?”

所以,很多人也都是長大了才明白:養個女兒,父母大多會變得“口不照心”,原因太讓人心疼。

養個女兒,父母大多會變得“口不照心”,原因太讓人心疼

天天嫌棄女兒懶,卻又整天跟在後面收拾這收拾那

很多朋友都說,出嫁前在家裡,父母總嫌棄自己懶。不是說:“一個大姑娘家,房間這麼亂,不會收拾一下啊?”就是說:“整天在家邋里邋遢的,不打扮打扮,看以後誰娶你?”可是,前腳剛嫌棄完女兒懶,後腳卻又整天跟在女兒後面收拾這收拾那。而有些女兒,因為父母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后找不到,衝父母發火,有些因為父母觸碰了自己的“隱私”而又哭又鬧。可是,長大離家後才發現,除了父母誰包容得了你的“懶”?誰會不辭辛苦、不怕髒累幫你收拾東西?

所以,養個女兒,女兒從小雖然在家備受父母嫌棄“懶”,但其實是一邊希望女兒勤快以後能持家,一邊又包容女兒所有的毛病,把什麼事都做了。因為,家有女兒的父母都很矛盾:既想女兒在外被人誇,出嫁後能撐起一個家,又想多寵女兒一天是一天……

養個女兒,父母大多會變得“口不照心”,原因太讓人心疼

總嫌棄女兒“又回來了”,女兒離家後又開始整天噓寒問暖

就像我爸媽,上學時總嫌棄我“又放假回來白吃白住了”,出嫁後嫌棄我“又回來了”。但是,當初我上學時不知道是誰,前腳剛走後腳就打電話問我“錢帶的夠不夠?”或者一天到晚給我做天氣預報:“變天了,別忘了穿秋褲,臭美挨凍感冒了還是你自己受!”就連結婚後,也總是說我多顧家,別總回孃家。

所以,養個女兒,父母的“口不照心”,都是隱忍的愛。因為他們懂得,女兒早晚要離開家離開父母,而女兒婚後作為家裡的“女主人”,也是要多顧小家多顧公婆,不能光想著孃家。

養個女兒,父母大多會變得“口不照心”,原因太讓人心疼

總讓女兒孝順公婆,但女兒受氣了第一個站出來跟親家“幹仗”的就是父母

說起讓女兒多顧著公婆,這大概是所有家有父母說過的最“口不照心”、最“違心”的話。畢竟,我生我養的女兒,憑什麼推出去讓去孝敬別人的父母呢?但是,父母還是這樣說了。因為,他們考慮的是女兒婚後的一家和樂,而不是他們自己。

但是,這句話“口不照心”的最直接證據就是——總讓女兒孝順公婆,以和為貴,但女兒受氣了第一個站出來跟親家“幹仗”的就是父母。這就是養女兒的父母,“我的女兒我自己養自己教,你們欺負不行!”

網友們,你父母有過這些“口不照心”的表現嗎?

-----------------------

關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學備孕、孕期護理、胎兒發育、產後護理,寶寶發育,時尚教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此外,還有我們的特邀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育兒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