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需謹慎,靠打罵培養不出孝子,也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

這是有著“中國狼爸”稱號的蕭百佑提出的口號,而蕭百佑的孩子,確實有三個都上了北大。狼爸蕭百佑奉行棍棒教育,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

並且狼爸還定了自家的家規,家裡的民主,就是所謂的父母為主,孩子為民,一切都得聽父母的安排,服從父母的要求;第二點就是貧苦,孩子不能喝飲料,不能吹空調,沒有零花錢,就是怎麼苦怎麼來。

狼爸說,打這種傳統是延續了他們家族的傳統,他自己在小的時候,就經歷過母親的打,而且中國有句古語“棍棒之下出孝子”。對於狼爸的這種教育方式,引發了很多的思考,很多家長也想學習狼爸這種的教育方式,畢竟家裡三個孩子都上了北大了。

對於這種棍棒教育,希望各位家長冷靜思考,畢竟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狼爸蕭百佑的教育方式——棍棒教育,還是需要考驗的,能上北京大學並不意味著教育的成功,對於孩子來說,人生還有更多的事情去做。再者就是狼爸的孩子的情況,以及考取北京大學的錄取方式也有不同,家長們不應該盲目使用棍棒教育。

為什麼棍棒教育不值得提倡呢?

“棍棒教育”需謹慎,靠打罵培養不出孝子,也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

1.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棍棒教育棍棒教育,其中肯定少不了體罰工具,少不了拿著棍棒去打孩子。

在體罰孩子的過程中,這個度的把握是很難掌握的,動輒不好就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對於孩子來說,這種傷害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還有可能釀成慘劇,從而使一個家庭破裂,使得一個祖國的花朵凋零。

之前就看到一則新聞,有一個父親因為孩子成績過低,怒氣之下,隨手就拿起身邊的東西去打孩子,最終釀成了慘劇,父親後悔不已,一個好好的家庭就這樣破裂了,兩個人的人生就這樣改寫了。

2.心理上的傷害

體罰孩子的時候,雖然孩子可能口頭上說著自己已經知道錯誤了,但是對於孩子的內心來說,已經產生了問題。有些孩子可能打過就忘,不放在心上,有些孩子可能就因為父母的體罰,從而產生一些想法,產生一些情緒。

這些想法和情緒積累在孩子的內心之中,得不到排解,在一次又一次的體罰過程中變得更加集聚,孩子內心不斷向壓抑發展,最終可能抑鬱。孩子表面看著比較正常,看著光鮮亮麗,但是孩子的內心可能非常抑鬱,非常痛苦。這都是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心理上的傷害。

這些心理問題勢必會影響孩子未來與人交往,影響孩子的未來生活。

“棍棒教育”需謹慎,靠打罵培養不出孝子,也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

3.孩子不快樂

棍棒教育,使得孩子的笑容消失,平時不敢微笑,時刻保持嚴肅的表情,不敢顯露出開心的一面。

父母的棍棒教育在提高孩子成績的同時,也抹掉了孩子內心快樂的火焰,使得孩子的內心變得死氣沉沉,嚴肅冷漠。孩子快樂的天性被壓制著,天性被一點點磨去,這種違背孩子天性的做法,違背自然界的法則的做法,會是正確的嘛?

4.孩子有樣學樣

棍棒教育出來的孩子,在未來的自己的下一代的教育上也會使用棍棒教育,是自己從小接受過的教育。

狼爸蕭百佑的這種方式就是來源於他的母親的教育方法。

俗話說隔輩親,各位父母肯定不想看到自己的孫兒孫女被體罰吧,在被打的時候大多數也會去說自己的兒女為何體罰自己的孫兒孫女。

“棍棒教育”需謹慎,靠打罵培養不出孝子,也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

5.親子關係冷淡

孩子被父母體罰過,孩子一定會記住的,這就導致了孩子內心對於父母產生看法。

這種看法在孩子可以獨立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當孩子脫離父母的時候,就會與父母的聯繫交流變少。親子關係變得淡漠。

這正是棍棒教育帶來的影響。

總之,對於棍棒教育,各位家長要慎重對待,萬萬不可奉為圭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