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沒有了呼吸,生命還可能再來一回嗎?沒錯!呼吸機也許能再救人一命。如果患者肺臟失去了氧合能力,如果患者的心臟供血不足,難以維持血液循環了,那又怎麼辦呢?此時,ECMO(魔肺)就要登場了,在人們危在旦夕之時,開始大顯身手了。問題來了:命懸一線的疑難重症的病人,僅靠設備與先進的技術就能復甦嗎?
那麼,ECMO是什麼?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也就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簡稱,最為核心設備就是“體外膜肺”,就是用“體外膜肺”代替了人體內肺臟的呼吸換氣功能,從而使氧氣不間斷地輸送到身體各處。
毋庸置疑的是,ECMO的技術是一家醫院和一個地區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判定標準,它可以給疑難重症的患者創造生命的奇蹟。因此, ECMO是疫情防控的最終極的武器,但是,高昂費用讓人望而卻步。就光ECMO設備的主機進口價是一百多萬元,而且,在啟動時,耗材費用就需要4萬至6萬元,另外,每天仍然需要1至2萬元的運行費用。它的核心兩大關鍵部件是動力泵與膜肺,目前,中國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生產這種卡肺管子的機器。工信部一司副司長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談到,在我國高端醫療裝備,如人造肺ECMO等等,在國內企業無法生產。
在2019年,中國醫療設備行業實現營業收入大約是3170億元,全球醫療器械行業50強中深圳邁瑞和山東新華以及北京樂普等企業都在其中。但是,做為救命設備的人造肺ECMO的所有的“命門”基本上都掌握在外企手中。
在全球範圍內,能夠生產出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的廠家僅有10餘個,瑞典的邁柯唯和美國的美敦力以及英國的索林三家公司包攬70%的市場。國內的技術難以攻克研發技術的難點。但是,為了能夠治病救人,仍然有大量的危重病人得到了ECMO免費治療,並且,最終痊癒了。可是,為此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那麼,為什麼人造肺ECMO如此的難以製造呢?主要的原因是ECMO中的兩大核心部件,對於這兩個最為關鍵的部件,雖然,中國目前能製造得出呼吸機,但是,就是造不出人造肺ECMO,正是缺少像3M這樣,在材料領域中,決定關鍵技術的企業。
在全球急需技術含量較高的呼吸機時,是我國在這時伸出了援助之手,因為,大部分的呼吸機產量基本上在中國。在這次新冠疫情中凸顯中國多年積累的製造力。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雖然我國能夠量產呼吸機,但是,用於最危重病人的人造肺ECMO,國內企業至今無企業能夠製造出來。
希望中國的企業,能夠早日大力投入到高端技術的研發中去,讓中國製造真正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