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行業遇冷 泉州景區攜手共渡難關練好內功迎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清明節等傳統旅遊旺季遇冷,景區、旅行社等旅遊從業者經歷了一個凜冽的寒冬。如何“過冬”,成為擺在旅遊從業者面前的一大難題。記者近日採訪 部分景區負責人時獲悉,從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到與口罩生產企業“共享員工”,再到引項目、建設施,就算沒有遊客,景區經營者們依然辛勞忙碌著。

  在洛江石龍谷景區,工人正抓緊修建大風車。

  在南安香草世界景區,新建設的馬場和引進的純種馬期待讓景區煥發生機。

捐資捐物 出人出力—— “真的是把自己的家底都掏出來了”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資緊缺。關鍵時刻,不少民營企業紛紛慷慨解囊,捐資捐物,旅遊從業者也不例外。

  2月12日下午, 河市鎮新告村疫情防控設卡點就收到了來自田格里拉生態園和後深溪旅遊區送來的300斤消毒水、130個口罩和150件雨衣。“這批物資有效緩解了村裡疫情防控物資緊缺問題!”新告村村主任黃翟祖說。

  原來,在得知新告村的難題後,洛江區文體旅遊局積極協調,動員旅遊企業“搭把手”,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他們真的是把自己的家底都掏出來了!”洛江區文體旅遊局副局長康向陽告訴記者,“企業把自己的防控物資捐出來,自己沒有了,就說再想辦法。”

  “我們本是魚水共生的關係,關鍵時刻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田格里拉生態園總經理林燕良表示。“村幹部起早貪黑,忙裡忙外也是幫村裡旅遊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我們應該支持。”後深溪旅遊區總經理吳建章也說到。

  據瞭解,防控疫情最吃緊的關頭,我市旅遊企業紛紛通過捐贈防控保障物資、無償人力支持等方式,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除了田格里拉生態園、後深溪旅遊區以外,仙公山景區、石龍谷、泉州海絲野生動物世界、櫻梅園等也紛紛捐資捐物,甚至通過組織人力參與地方疫情防控設卡點檢查工作,為當地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共享員工 復工復產—— “口罩廠有工人,景區壓力也減輕了”

  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轉產口罩等防控物資的企業漸漸增多。人員流動受限,口罩廠招不到工人,景區裡的工作人員卻都閒著,怎麼辦?疫情催生出的共享員工模式也在泉州的景區中落了地。

  位於洛江虹山鄉的石龍谷景區,就有30多名員工“共享”到了同樣位於虹山鄉的泉州市啟利隆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景區沒有遊客就沒有收入,除了日常維護以外,人力成本是我們較大的成本負擔。”石龍谷景區負責人彭立群告訴記者。

  記者也瞭解到,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的企業經與職工協商,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按有關規定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70%。

  “就算支付70%,對員工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因此,我們就想到了與口罩廠共享員工的辦法。”彭立群說,“現在員工到口罩廠打工,一天的工資有100—200元。這樣員工收入有保障,口罩廠有工人了,我們景區壓力也減輕了。”

搶抓時機 拓展項目—— “練好內功迎接更美好的‘春天’”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逐漸緩解,16日,清源山風景區恢復開放。至此,我市已有包括崇武古城、牛姆林、北溪文苑、九仙山、雲龍谷等在內的多家A級景區恢復開放。

  “景區開放至今,我們一直都嚴格按照規定對遊客採取預約入園、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確保遊客生命健康安全。”恢復開放以來, 天柱山香草世界景區已經陸續迎來不少遊客。“當然遊客數量肯定是比不上往年,但在疫情期間,我們籌劃建設拓展了馬場、滑翔傘等項目,相信等疫情過去,新項目必然會吸引更多遊客。”景區負責人洪曉娜說。

  在一些還沒有恢復開放的景區,簽約新項目、投建新設備、完善新設施……大家也都沒閒著,如洛江的山邊鄉韻山莊引進了築可麗微宿主題營地項目,石龍谷也加快了大風車、網紅橋等遊樂設施建設等。“只有利用好這段時間‘練好內功’,才能在疫情結束後迎來更美好的‘春天’。”彭立群說。(記者 郭雅瑩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