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河南省,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與河北省相對應,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為歷史文化大省,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轄17個省轄市,濟源1個省直管市。其中,就縣級項城市來說,人口超120萬,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居黃河沖積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潁河中游。位於河南、安徽兩省交界處。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在該地區設立項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首先,項城市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在地理位置上,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居黃河沖積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潁河中游。地理座標為東經114°21′—115°40′,北緯33°03′—33°30′。境域南北長49.5公里,東西寬35.25公里。西鄰上蔡縣、商水縣,東連沈丘縣,北與與淮陽縣隔河相望,南與平輿縣接壤,東南與安徽臨泉縣毗臨,也即該縣級市地處河南、安徽兩省的交界處。項城市地處黃淮平原,地勢西北偏高,東南傾斜。海拔34—37米,局部最高海拔45米。就縣級項城市的歷史來說,周朝初年為項子國。前642年(周襄王十年)夏,齊國滅掉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即被取消,僅存項地名。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春秋戰國時期,今河南省項城市一帶先屬魯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楚頃襄王在位時,將楚都由郢徙於陳,以項為別都(即陪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周口市項城市一帶屬潁川郡。漢高祖建立西漢後,在該地區設立項縣,屬汝南郡。由此,就該地區來說,自西漢初期建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東漢沿襲無變更,仍為項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項城市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該地區仍為項縣,隸屬於陳國。西晉建立後,先屬陳國,後改屬梁國。南北朝時,項縣隸屬州郡亦時變,縣名稱亦有變化。 南朝劉宋時曾改項縣為項城縣,屬於豫州陳郡。北魏、北齊、北周均稱項縣,北魏時項縣隸屬陳郡,北齊時項縣改屬信州。南朝齊、梁等時期,也都仍稱項縣,梁時項縣屬因殷州。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到了東魏天平二年(535年),在項縣僑立的秣陵縣隸屬北丹陽郡,項縣仍隸屬陳郡。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南北朝時期,今縣級項城市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改秣陵縣為項縣。大業初(605年),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廢陳州設立淮陽郡,下轄項城縣、南頓縣。唐武德六年(623年),也即唐朝建立後,撤銷南頓縣,併入項城縣。貞觀元年(627年),廢潁東縣併入項城縣。到了公元695年,項城西部地區割入光武縣(後改名南頓縣)。五代十國、北宋、金國等歷史階段,項城縣的建制沿革、治所、歸屬未變。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最後,元至元二年(1336年)項城縣廢,不久之後恢復了項城縣這一建制。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南頓縣撤銷,其東部邊域歸入項城縣。宣德三年(1428年),縣城由今槐店遷至殄寇鎮(今秣陵鎮)。清朝取代明朝後,項城縣屬河南省陳州府。到了1928年,項城縣直屬於河南省。1993年12月,撤銷項城縣,設立縣級項城市。2000年,周口地區改為周口市,項城仍屬之。如今,項城市為河南省周口市下轄的縣級市。截至2018年底,縣級項城市總面積達1090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123萬人。對於縣級項城市,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