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身為仁義君主,為何最後沒有上封神榜?只因為不想再見姜子牙

在經歷了妲己的鹿臺陷害之後,姜子牙對殷商已經不再抱任何希望,連夜逃出五關,於西岐渭水河邊隱居,聽從元始天尊的安排,利用直鉤釣魚,等待姬昌這位大魚。

姬昌身為仁義君主,為何最後沒有上封神榜?只因為不想再見姜子牙

沒過多久姬昌便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隻飛熊朝自己懷中飛來,史稱“飛熊入夢”,為了找到這位夜夢賢臣,姬昌派人四處打聽,最後在渭水河邊找到姜子牙,便拜他為西岐丞相。

做了西岐丞相的姜子牙,為了向姬昌顯露自己的才能以及儘快完成元始天尊吩咐的封神任務,於是決定搶先起兵討伐無惡不作的北伯侯崇侯虎。

這項決定姬昌雖然表示同意,但是又擔心姜子牙殺伐之心過重,於是決定御駕親征,同姜子牙一起前往。

在姜子牙的策劃下,他策反了崇侯虎的親兄弟崇黑虎,裡應外合之下,崇黑虎親自將哥哥崇侯虎,侄子崇應彪捉拿,送往西岐大營。

北方各大諸侯對西岐俯首稱臣,姬昌不想再造殺孽,不忍殺死崇侯虎父子,但是姜子牙缺擅自做主,不但殺害了崇侯虎父子,還將他們的屍首拿給姬昌觀看。

姬昌身為仁義君主,為何最後沒有上封神榜?只因為不想再見姜子牙

姬昌在裡城被囚禁七年,歸國路途上又勞心勞力,苦不堪言,回國後為了西岐嘔心瀝血,身體情況並不理想。

如今又被姜子牙以崇侯虎父子的頭顱一嚇,導致姬昌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後硬生生的病死。

伯邑考作為西岐繼承人,但死在姬昌之前,入了封神榜,被封為紫薇大帝,黃飛虎在殷商是鎮國武成王,在西岐是開國武成王,死後被封為東嶽大帝,比干身為殷商七王之一,被封為文曲星君,就連殘暴不仁的帝辛,在封神之時也被封為天喜星君,位列仙班。

這麼多人死後,不管是忠臣還是奸臣,不管是仁義還是殘暴,最後都被封神,但是唯獨以仁義尊稱,有著聖人名號的姬昌,死後卻沒有被封神,這不得不說是個諷刺。

前人做事,後人也就是隻能感嘆感嘆,並且由此延伸,推敲一下姬昌為何沒有被封神,沒被封神的理由。

姬昌身為仁義君主,為何最後沒有上封神榜?只因為不想再見姜子牙

在封神演義中,姬昌剛找到姜子牙的時候,他們兩人那可是忠臣明君的典範,但是自從崇侯虎事件之後,姬昌不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對姜子牙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在臨死之前,怕自己死後姜子牙在西岐一手遮天,為了壓制姜子牙,於是便和姜子牙有了一番交談:

“自殺侯虎之後,孤每夜聞悲泣之聲,合目則立於榻前。吾思不能久立於陽世矣。今日請卿入內,孤有一言,切不可負:倘吾死之後,縱君惡貫盈,切不可聽諸侯之咬,以臣伐君。丞相若違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見。”

姬昌不但表明了自己殺害崇侯虎之後的愧疚,更是讓姜子牙日後不能以臣伐君,不能夠討伐帝辛,即便是帝辛惡貫滿盈,也不能對帝辛出手,否則死後也無法相見。

姬昌身為仁義君主,為何最後沒有上封神榜?只因為不想再見姜子牙

生前無法相見,死後也不得安寧,這是多麼大的懲罰,恐怕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項羽也比不上其中一分。

為了讓姬昌安心,姜子牙答應的很痛快,只要是姬昌說的話,他都會聽從,既然現在你不讓我討伐帝辛,我必然不會做這等不義之事。

但是大家都知道,姬昌前腳剛走,姜子牙就違背了自己所說的話,後腳他就起兵造反,開始討伐殷商。

如果姜子牙要給姬昌封神,或者說姬昌想被封神,那麼他們兩人必然會相見,但是在姬昌臨死之前,已經說過只要姜子牙違背自己的話,討伐殷商,死後無法相見。

因此不管是姜子牙要給姬昌封神也好,還是姬昌想被封神也好,他們自然會見面,但是如果他們見了面,就等於違背了自己的誓言,結束了姬昌仁義守信,不以臣伐君的承諾,因此姬昌自然不能和姜子牙見面。

姬昌身為仁義君主,為何最後沒有上封神榜?只因為不想再見姜子牙

既然不能夠見面,姜子牙自然也沒辦法給姬昌封神,這算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裡是墨談封神,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