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禀云水之精灵,毓山川之俊秀。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有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寨——龙湖古寨,龙湖古寨坐落在古潮州交通大动脉——韩江的下游西边,自古是一大码头商埠,经济发达,出了不少商界奇才。一弯韩江水,多情地环绕着这个千年古寨。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巷,踩着光滑的青石板,审视着斑驳的墙壁,端详着一块块砖瓦。街边民居斑驳古旧,岁月留下的印痕烙满屋墙。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宁静和时光流逝研磨出的沧桑味道。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在潮州人的记忆中,龙湖古寨是一个有着浓浓书卷味儿的小城,怪在这能商善贾之地,却无铜臭之味,反而翰香四溢,尚文重教。据说,明代潮州文科状元林大钦就是在龙湖古寨三街六巷的客巷出生的。古色古香的老宅,遗落着千年前宋代先人的如烟过往。那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的千万条老榕树的丝绦,越过岁月的浩瀚。漫步在悠长的青石板小巷,曲折婉转间,不经意的转身,就是一个千年的穿越。在潮州人的心底里,龙湖古寨是盘根错节的故乡情结,盘绕着那数不清的“酸甜苦辣”往事。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一、酸:无儿无女无家人,客死他乡一先生

道统何殊梧桐,名山一席,扶风自昔赖先生。

文明肇启韩水,旧迹千秋,化雨犹及施我辈。

龙湖古寨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古寨,光是书斋就有28处。据《潮州府志》和《海阳县志》记载,有据可考的进士、举人,龙湖古寨就出了69位。著名的有潮州历史上唯一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姚宏中,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御倭名将、广西左布政使刘子兴,被誉为潮州前七贤之一的太卿成子学,一门三科甲的夏建中、子夏宏、孙夏懋学,一代名吏肖廷玉等。这一切无不跟龙湖古寨先祖“尊师重教”的精神理念有关。而龙湖寨的侗初师祠和龙湖书院应该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从龙湖寨的整体建筑规划来看,整座村寨像龙形,以龙湖书院为龙头,侗初师祠为龙尾,寨前两棵榕树为眼,其他民居宗祠商铺节次鳞比地分布。

龙湖古寨有56座宗祠,位于古寨北门旁的侗初师祠,是潮州独一无二的“先生祠”。潮人管医生叫先生,管堪舆师叫先生。医生和堪舆师之所以被称为先生,是因为他们关乎人的生死。近于贤者先知,而教师历来也被潮人称为先生。虽然“先生”一词来自古汉语,但是现代汉语里“先生”的称呼却成了泛称。侗初师祠的门匾上清晰地写着“侗初师祠”,然而当地人却不这么称呼它,而是称“先生祠”,这多多少少有几分龙湖人对“尊师重教”的尊崇之味。书院在全国各处并不少见,但师祠却是凤毛麟角,侗初师祠是潮州的“独一无二”。王侗初并非潮安当地人,但他的龙湖学生却在古寨里为先生建了一座祠堂,世代纪念;而建祠堂的7个人,居然是7个姓氏。“潮安七先贤,尊师立祠堂。美德播四海,儒学天下传。”这种“奇事”在国内也绝无仅有。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侗初师祠

原来,明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年间,王侗初来到龙湖寨。究竟是怎么过来的,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据考证,王侗初“自高祖由闽入潮”,他的父亲王国俊是明万历元年(1573)岁贡,也就是从各府、州、县学中升入国子监读书的保送生,后来还当过天河县的县令。王侗初老师在龙湖古寨教授过肖世钦、萧翼乾等学生,学生大都成了当地有名的秀才。王侗初无儿无女,学生们感念老师之恩,为他养老送终。据《王公侗初师祠记》碑刻记载:“先生王侗初,来我乡执教,授徒八人俱皆成名。先生殁于吾乡,徒念师无嗣,为之立祠。谢大伯无后,另立神主配祀师祠。”侗初师祠里供奉着3块牌位,王侗初先生的,王侗初先生的父亲王国俊的,还有一个是8名学生之一谢林的,因为谢林也无后,便一同放在祠堂祭拜。可知侗初师祠是王侗初的其他七个弟子(因谢氏先逝)学业有成之后为纪念先师而立的,这是一种非官方、非宗教的自发行为。

到了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初秋,王侗初学生的后裔对祠堂进行修缮,邀请时任潮州知府周硕勋撰文纪念。周知府刚开始没有答应,认为“王生既非大儒,又无功桑梓与乡”,设祠祭祀,“不合于礼者也”,这事儿就放下了。后来某一天,王侗初学生的后裔们听闻周知府要路过龙湖,于是恳请知府大人到侗初师祠看看。看到祠中供奉的三个灵位,周知府深受感动,对后人思念先祖“并及其祖之师,因祖之师而并及其师之父,且使无后之友生亦得附祀于旁,一堂之上父子师弟”这种“尊师重教”代代相传的美德大为赞赏,终于“乐为之记”,欣然提笔撰写了《府宪撰给碑记》。

潮州是一座有魂的城市,它的魂就是一缕书香。在宗祠林立的龙湖寨,龙湖人秉承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的同时,也没忘记这位为龙湖子弟成才而蜡炬成灰的落魄教师,他们非但没有忘记,还大胆地给这位老师立祠。因为在古代只有圣人、贵族、官僚方能立祠,给一个没落文人立祠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但尚文重教的龙湖人才不管这些,他们非但要盖师祠,而且还要“每年春秋二祭,使不绝其食,更置祠田,使历久不衰”,这一祭就是400多年。由于历史沧桑,目前侗初师祠已大门紧锁,谢绝游客观赏。唯存有碑刻《王公侗初师祠记》,见证该祠存在的历史。据祠记载:“…百多年后,后世七姓子孙,于乾隆壬午初秋,呈请潮州府台,撰给碑文,勒石记事,以随久远。”可知该祠建于明末清代乾隆年间重修。距今至少400年。

龙湖寨的先祖们自始至终都把“尚文重教”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村落的设计,并以此来教育子孙,使“尊师”精神得以传承。龙湖寨这条巨龙也凭借这股尚文重教之风,腾云驾雾,穿越沧桑,历久长盛,傲视一方。作为一名潮州人,我为400年前先祖们的“尊师”精神感到无比自豪。正是因为这种精神长存,才有四百年长盛不衰的官商重镇,才有探花姚宏中、布政使刘子兴、御史夏懋学、诗人黄衍启等众多文人名士。其实,龙湖寨的侗初师祠只是潮人“尊师重教”精神的一个缩影。自古以来,尊师重教就是潮人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务农为生或是经商为业或是达官贵人,都对“先生”充满敬意。于今来看,让王侗初老师和龙湖人的祖宗并列于闹市之中供人景仰膜拜。在我们这个以孝道作为立国立人之本的国度,也只唯有潮州人敢“铤而走险”把“天地君亲师”的孝道精神淋漓尽致地发扬光大!

二、甜:龙湖酥糖甜无粕,入嘴即溶书册糕

在深深曲曲的龙湖古寨陌巷里,有一丝清甜的飘香,宛如随风荡漾的丝绸一般,轻轻划过每一个到访客人的鼻尖。闻着越来越浓烈的诱人飘香,漫步在幽幽的石路上。传承了百年的小吃,噙齿的酥香,倾心的甜味,在我的口中,一点点地融化,一点点打在心房,很甜很甜!在龙湖,人们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市头龙湖酥糖和炖糕,市尾竹笋风来朵(龙眼),三英做鱼脐(鱼苗),阁洲出米筛,湖边做灯笼,沈厝出老爷(木雕神像),鹳巢种柑桔,土头出毛笔。

龙湖酥糖是潮安区龙湖镇的地方传统名点之一,历来以其酥脆香甜无粕而闻名,清香不腻,入口即化,成为居家食用及送礼佳品。龙湖酥糖熬煮融入了香甜惹味的葱花、猪油、麦芽糖等为原料的糖浆,将火候适中的糖浆倒入盛器进行隔水降温,至糖浆成糯米糍状时,带着5分的温热,“8”字形的扭转迅速上架拉酥,拉酥时须趁热反复拉扯,快准狠的手势搭配柔刚并进的臂力,直至糖浆变得莹白透亮,黏连而有筋道均匀地裹入烤熟的花生米粒,用擀杖来回地滚动压平形成一块精心雕琢的大理石,酥糖方能香脆可口。最后,伴着有节奏的利刀霍霍,酥糖变成了规规矩矩,大小如一的长条和可爱小巧的方粒。这不仅要准确地把握那火候与时间,还要配以熟练的颇有技巧地搅拌,翻转,隔水降温。龙湖酥糖每一个制作步骤,都极其讲究,倾入了制作者十二分用心在里面。坚守着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酥糖手工艺,龙湖人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兢兢业业地传承和宣扬着这百年小吃。镶嵌着金黄的花生米,松软而带着小孔的龙湖酥糖,入口酥松脆爽,咬起来咔擦咔擦地响,清甜与醇香在齿间化开。嗯,好好食!其实像酥糖这种植根在每个潮州人记忆里的美食,它就像是一位熟络的亲人,装着许许多多潮人的中秋回忆。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龙湖酥糖和龙湖炖糕

而在龙湖,还有另一种中秋记忆,那就是龙湖炖糕,潮州人亦称“书册糕”。何谓书册糕,其实是为纪念抗击匃奴而得名。元番入住中国后,把汉人当奴隶看待,并没收汉人利器,三户互养一兵,月称体重,轻则罪罚。汉人结婚,花烛之夜应由先行同房,称为“赏喜”。汉人被迫反抗,趁中秋佳节前夕互送糕点将起义册子蔵于里面,烧瓦窑、(即举火为号)。是夜,全民应约行动,消灭了胡人。因此沿袭至今,家家户户中秋拜月娘祭品里都有书册糕。正宗的龙湖炖糕以上好糯米和白糖为主料,糯米炒熟碾磨成糕粉。白砂糖加水用中小火煮成糖浆,再加入适量猪油、麦芽糖,用力搅拌。每片薄糕片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入嘴即溶,一点即燃”。

“征夫怀远路,游子忆故乡”!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甜腻食品虽然有所厌倦,但是龙湖酥糖和龙湖炖糕仍然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人们的欢迎。花前月下品茶,促膝谈心时,它们成为桌上精美茶点;逢年过节,它们又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海内外乡亲回到故里,心心念念要品尝的饼点就是它们;而离开时,总忘不了带几盒这地道的龙湖小吃让海外的子孙后辈品尝。在悠长的时光里,龙湖酥糖和龙湖炖糕更像是一位龙湖美食与历史演说家。那一缕缕酥糖香、炖糕香,用一口地道的可口滋味,热情满满地讲述着关于龙湖的故事。

三、苦:赤脚姿娘孬入祠,出身低微无牌位

报本之礼,祠祀为大,为之寝庙以安之立之。可是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均与祠堂无缘,如同名字不能忝列宗谱一样,女性祖先在祠堂里没有牌位。但在龙湖古寨却有一座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阿婆祠”,供奉的便是女性,是中国第一座女性祠堂。

“阿婆祠”是明末清初时期“家资丰盈甲潮州”的员外郎黄作雨为他的生母专建。相传黄作雨发迹后,捐巨资建造了黄氏宗祠,供奉列祖列宗之神位。但因为他的生母周氏身为妾侍(俗称“阿婆”),阿婆不是偏房,古代有“三妻四妾”,正房(室)草头结发、继室(偏房)即正妻(房)去世继娶称接枝、二、三等称偏房,阿婆是无房之称,称为赤脚或赤脚婆,所以家神牌位无名份,俗称“赤脚孬入祠”。阿婆有的是买的,有的是陪嫁婢女被纳为妾。按封建礼法,阿婆死后是没有资格入祠受供奉的。黄作雨见自己掏腰包建造的祠堂竟连生母都没有资格入祠,很不服气,遂重新择地建祠,专门供奉其生母神位,故称“阿婆祠”。黄作雨出于对母亲的敬重,毅然斥巨资在其宗族祠堂旁建起了这座宽大、气派的祠堂。为一名普通的女性立祠在潮汕地区绝无仅有。按黄作雨说法是“男人贫贱能发达可建祠立庙,女人为何不可”,并提出自此以后出身低微的妇女也可入祠。为建母祠,黄作雨还将天后宫也挪了地。关于女祠,全国屈指可数,尤其像龙湖“阿婆祠”这种性质的实属凤毛麟角。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阿婆祠

这宽大气派的祠堂———“阿婆祠”,坐落在龙湖寨直街一侧,坐西向东,为潮汕传统的“四点金”建筑格局,占地500多平方米。门洞极阔,达10余米,也称“阔嘴祠”。门匾两侧各有两个石雕麒麟,造型生动威猛;两个“加官进爵”石雕惟妙惟肖。后座斗拱采用典型的潮州“三载五木瓜”全木结构,雕刻有双狮、人物故事、花草等,线条流畅,原有红素漆。后座共有四根粗大的八角石柱,直径40厘米,柱础直径为50厘米。大门石匾阳刻“椒实蕃枝”,为潮州先贤翁万达之裔孙、康熙己丑科进士翁廷资所题。“椒实蕃枝”这四字出自《诗经》: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借椒树的子实多,寓意人的子女多,典雅含蓄。“阿婆祠”建筑格局为门前广埕的二进四厅相向,四面八屐,大厅以四柱通木瓜、筒斗、大退扇的宫殿形式,大门楼屐下还以倒挂莲花为装饰。过去称这种建筑形式为“皇宫建”,为祠两旁二通巷,在后面还有一小片土地,包括外埕大约差不多有一亩一分地,左右是最大的私祠。祠中供着一幅画像,画中人物身着典型的明代服饰,面目慈祥,她就是黄作雨生母周氏,一位平凡而又不普通的母亲。这幅阿婆像是龙湖古寨几件少有的珍宝之一,经历了十三代人的传承保存下来。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阿婆像

“阿婆祠”,不只是对陈规陋习的挑战,更是孝顺的充分体现,不愧是“江夏流芳,孝悌无双”!和一般祠堂不同,阿婆祠内有座大殿,高大宽敞;而四周墙壁上挂有多幅竹篾画,描绘着母亲抚育幼子的不同时期场景,尽显建祠之人的一片孺慕之情。殿内虽已经有些破败,但也可以想象出刚建成时的堂皇典雅与华贵雍容。阿婆祠并不大,走马观花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便可以逛完,但它的存在却有着很大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座祠堂、一栋古建筑,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是对陈规陋习的挑战,一座倡导男女平等的丰碑。阿婆祠的兴建充分体现了潮州人敢于向封建礼制作斗争,打破了传统世俗,提高妇女的地位。建造女祠,倡导男女平等的进步精神,也充分地反映了建造者黄作雨的财力和胆色。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黄作雨

四、辣:雨来狐狸分不清,三代无秋一代胡

夏雨来是潮安民间传奇人物,有关他的故事大多都是口口相传而来,《潮州府志》、《海阳县志》等文献资料都没有关于他的记载。虽然正史没有人物的相关记载,但在龙湖古寨内至今有一条夏厝巷,巷内有夏雨来故居。据龙湖古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福昌介绍,夏雨来是龙湖夏厝巷人,实际他的名字叫做夏午菜,字时兴。但由于他比较性格孤僻、善耍小聪明,人称“拔一根眉毛就想到一个办法”,所以大家称他为狐狸,后来叫顺了就叫成夏雨来。夏厝巷本应该称为中平巷,但是龙湖人口头多称为夏厝巷,据说这改名和夏雨来有很大的关系。夏雨来名贯乡里,一心要留名后世,就招了一帮小孩子,不时散发糖果,教他们管中平巷叫夏厝巷,不叫的就没有糖吃。久而久之,小孩长成大人,夏厝巷也被叫顺口了。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夏雨来故居

寨内《龙湖志》以民间传说形式记有《夏雨来故事》九篇;也有人说,夏雨来是明朝进士夏懋学(龙湖寨夏厝巷人)的侄儿。潮州有句俗话,“三代无秋(须)一代胡(大胡子)”,说的就是夏家的典故。夏懋学父亲 夏宏、祖父夏建中都有功名,以前潮州太平路与西马路头利源街口有“三世科甲”牌坊,就是为他们树立的。但三世之后却出了夏雨来这么一个刁钻刻薄的讼棍,用潮州话说,就是“嗝(难)剃头”,故而有此一说。关于夏雨来的故事很多,但良莠夹杂,真伪难辩,于是故事里就出现了两个夏雨来的形象:一个行侠仗义,急人所难,虽常有些滑稽恶作剧手段,却无异锦上添花,为其人平添几分可亲的色彩,往往令人会心一笑;另一个形象则和戏剧中的恶少相近,仗着官家权势,凭借一点小聪明,为恶乡里,欺老戏幼,他的恶作剧也就多了一份让人憎恶的色彩。

关于夏雨来,最出名的要数“背石磨”的故事了。话说夏雨来有一个朋友有一天让家人到夏家借帽子,家人不识字,拿着主人的借条就来找夏雨来。刚好夏雨来在门前乘凉,那家人就大声呼喝:“喂!夏雨来可是住在这里?”夏雨来一听心里就有气,但他却不动声色,指了指后门,说,“你到后面去,那个坐在门口看书的就是他。”然后夏雨来就返身回屋,换了一套衣衫,拿了本书到后门。家人一见,恭恭敬敬地递上借条,说:“夏秀才,我家主人要借这个”。夏雨来装作十分乐意的样子,说:“哦,你家主人要借磨!”在潮州话里,帽与磨同音。夏雨来又写了一张回帖交给家人,然后让他把石磨背回去。结果主人一看,啼笑皆非,细问之下才知道家人得罪了夏雨来,又让他把石磨背回夏家去。夏雨来的回帖上写的就是:前门夏雨来,后门夏秀才,罚你把石磨背去背回来!

乡土印记:酸甜苦辣的龙湖古寨

一窝老鹳啼乡愁,三代榕树牵祖根。正如诗人流沙河在他的诗《就是那一只蟋蟀》里所吟唱的:“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对于数千年来生活在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潮州人来说,乡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龙湖古寨,即便只剩下繁华落尽的无尽感慨,依然是多少潮州人心中的根。叶落寻根归故里,酸甜苦辣在龙湖。(共6225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