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精神分裂症叫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背景: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過程中,有30%-50%的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這部分患者的症狀持續時間更長、住院次數更多,受到臨床醫生和社會的關注。

有一種精神分裂症叫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久治不見效果

說話這會,黑龍江下雪了……

什麼是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在定義“難治性精神分裂症”這一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尤其是對病程的界定方面。

我國學者曾這樣規定:

1.過去5年內使用三種抗精神病藥物,三種中至少有兩種化學結構是不同的,劑量和療程均適當;

2.足量足療程,但治療反應不佳;

3.可能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藥物的不良反應,或即使有充分的維持治療或預防治療,病情仍然復發或惡化的患者。

在精神科實際臨床工作中,使用三種以上抗精神病藥物足量且足療程,但未達痊癒的患者,醫生們可能並不關注於病程是否已經長達5年以上的療程,依然定義且按難治性病例的診治原則進行臨床處理。

由此,我們也可以粗略的以為,精神分裂症並不是時間久了就難治!治療的早未必不是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有一種精神分裂症叫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作為醫生,遇到難治性精神分裂症該怎麼冷靜應對?

鎮靜+思考+學習!這是醫生馬上需要做的!然後……按照下面提示做!

1. 應該重新全面且仔細的複習患者病情和病史,進一步明確診斷,排除誤診,確定有無共患疾病;

2. 和家屬一起回憶、總結既往的用藥。有無用藥不合理的現象,如藥物選擇不當,沒有針對核心症狀;用藥劑量不足或加藥過慢,沒有達到有效的治療劑量;用藥劑量過高或加藥過快,病人難以忍受;換藥過頻,治療時間不充分;

3. 是否存在影響療效的因素,如服藥依從性差、伴發軀體疾病、過多合併用藥、大量吸菸、體重因素等;

4. 識別易與精神症狀相混淆的藥物毒副反應,如淡漠遲鈍、靜坐不能、藥源性譫妄狀態等;

5. 必要時作停藥試驗,以顯露疾病的原形,排除藥源性精神障礙。

停藥後可出現3種結果:①病情好轉,可能是消除了藥物毒副反應之故,宜繼續觀察;②病情無變化,表明藥物治療作用不大;③病情惡化,說明治療有效,應恢復用藥,並加大劑量。

這些步驟和思考很重要!精神科醫生如同偵探,要在細微處打磨,才可能發現治療的突破口,千萬別操之過急!通過全面的梳理和評估,重新審定診斷,排除人為的無效因素,以便後面的穩、準、狠的治療。

有一種精神分裂症叫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穩準狠

難治性精神分裂症具體的治療策略?

這是一些總結,僅僅是參考,切忌死搬硬套!

1.增加藥量和延長療程

當常規劑量療效不佳時,加藥是最快捷、簡便的方法,應該是優先考慮的策略。當然,加藥要以安全和患者可耐受為前提。

比如臨床上不太敢用的氯氮平加至850mg/d、奧氮平加至40mg/d、利培酮加至10mg/d、奎硫平加至1100mg/d。

上述劑量是國外建議,在中國應用似乎過大,這可能是人種的差異。

有一種精神分裂症叫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藥物

2.聯合用藥

典型抗精神病藥之間的聯用,因療效不佳,副反應較大,目前已很少應用。一般都主張典型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聯用,以及不同結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之間的聯用,且聯用藥物不宜超過二種。

①氯氮平合併利培酮;

②其他藥物之間的聯用:氯氮平與氯丙嗪、舒必利、五氟利多等聯用亦見報道,均有一定的療效。其實藥物聯用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其他聯用方式也未嘗不可。

3.輔助用藥

目前較為肯定的主要有加用心境穩定劑、抗抑鬱劑和苯二氮草類藥,對伴有情感和行為障礙者尤為合適。

有一種精神分裂症叫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電抽搐治療

4.合併電抽搐治療(ECT)

這或許是很多精神科醫生的殺手鐧或者手握的最後大招!

安全性就不再贅述了!相信隨著改良抽搐電休克的廣泛應用,治療的風險和副作用大大降低,禁忌症減少,患者及家屬也易於接受。

因此,合併ECT治療難治性應該會有良好推廣!

寫在最後,碎碎念

有一種精神分裂症叫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擊垮

作為精神科臨床醫生,遇見難治性精神分裂症很容易喪失信心,被眼前的困難擊垮。

但細想想,不能因為是確定的難治性精神分裂症就知難而退、無所作為,任由他便。而應該積極地想方設法、竭盡所能給患者以最佳療效。

每一種治療方法只要能使少數病例的病情好轉,都值得在臨床上一試。

加油!爭取做個好醫生!

有一種精神分裂症叫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好醫生好一生

#青雲計劃##頭條健康##精神分裂症#

參考文獻:

1.楊海晨, 楊孔軍, 劉鐵榜. 難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臨床特點. 中國民康醫學. 2005. 17(6): 257-259.

2.Seeman MV. Narratives of twenty to thirty year outcomes in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1998. 61(3): 249..

3.傅偉忠, 唐強, 陸林福. 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10年隨訪研究.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2005. 15(3): 150-151.

4.益海軍, 朱志啟, 吳累歡. 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治療前期間影響因素與臨床療效關係的流行病學研究.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 2010. 19(7): 591-594.

5.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Schizophrenia:core interventions in 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 Lond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UK). 2009.

6.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Compendium 2006. Arl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6.

7.成秀芳, 石夏明, 張豔萍. 利培酮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症臨床分析.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2000. 10(6): 342.

8.鄧德清, 何小林, 徐貴雲. 氯氮平治療慢性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1996. 22(4): 231.

9.餘國漢, 黃雄.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症對照觀察.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1999. 25(6): 366.

10.Pantelis C, Lambert T. Managing patients with"treatment-resistant"schizophrenia. Med JAust. 2003. 178(9): 62.

11.Caspi A, Davidson M, Tamminga CA. Treatment-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Dialog Clin Neurosci. 2004. 6(1): 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