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悲劇命運的根源!

自古以來,諸葛亮一直是中國老百姓心中智慧的化身。 尤其在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他的藝術形象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他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陰陽曉易經八卦,智力超群,更可貴的是他對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的身上集中了中華民族眾多傳統美德,閃耀著封建時代理 想人格的光輝。然而就是這樣令人崇拜的道德典範,作者羅貫中卻在刻畫他的時候給他賦予了濃厚的悲劇色彩。在《三 國演義》中,當諸葛亮聽說徐庶向劉備舉薦過自己的時候, "聞言作色日: '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司馬徽向劉 備舉薦諸葛亮後曾經仰天大笑日:"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 時,惜哉!"話音一落,竟飄然而去。羅貫中借這兩句暗 藏玄機的對白,向我們透露了諸葛亮的悲劇命運早已命中註定,從他出山輔佐劉備的那一刻起,他就無法逃脫這個宿 命。

淺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悲劇命運的根源!

諸葛亮的悲劇有天命觀的一面 在(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在與宿命的不斷抗爭 中,最終走向毀滅的。他的悲劇精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知不能興漢而出山;二是知不能滅魏而北伐;三是 知不能保蜀而盡保蜀之心。《三國演義》所展現的三國曆史 進程帶有濃厚的宿命色彩,這與作者羅貫中的天命觀思想密不可分,羅貫中賦予了諸葛亮亦人亦神亦妖的靈魂,他能夠清醒地意識到命運安排與個人抗爭的對立。諸葛亮雖然在智慧上近神似妖,但他在肉體上畢竟還是凡人,他苦苦為之 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恰恰是逆天而行。諸葛亮最後的日子 十分痛苦,在五丈原夜觀天象,已知自己命在旦夕,此時的蒼涼和內心的孤獨來自他深重的危機感和強烈的使命感,他清醒地意識到在他有生之年已無力完成伐魏興漢之大業。中 國的歷史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因此三國分久必合,一統於晉,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符合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北方高於南方的現實。諸葛亮一人的抗爭改變不了蜀漢滅亡的命運。

諸葛亮的性格特質是其悲劇命運的重要成因

儒家特質和忠義精神諸葛亮的悲劇固然有"天命觀"的一面,但是諸葛亮 自身所呈現出來的性格特質,不能不說是他悲劇形成的一 個重要因素。諸葛亮的悲劇源於他自身所表現出來的儒家特質——"忠義"。通過"三顧茅廬",諸葛亮深知,劉備是 天下不可多得的仁義之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盡心 輔佐劉備,以實現他性格的忠。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託 孤之重,為了"忠義"價值觀的完全實現,諸葛亮竭力忍受身體上的疲憊,克服精神上的勞乏,為了一個明知不可能完成的理想而殫精竭力,死而後已。

淺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悲劇命運的根源!

"謹小慎微"和"事必躬親" "謹小慎微"和"事必躬親"構成了諸葛亮個人悲劇的兩大主要原因。由於諸葛亮謹小慎微、事必躬親,大 權獨攬,忽視人才的培養,造成蜀漢人才的過度匱乏,專權 而不放權,集權而不分權。

微妙的君臣關係影響了諸葛亮才智的發揮 在羅貫中所處的封建社會,明君賢相是清明政治的重要 特徵和很多仁人志士的政治理想。羅貫中在小說中竭力刻畫 劉備與諸葛亮這對君臣的"魚水關係",是源於他的政治理想。但羅貫中畢竟是現實主義小說家,在美化這對君臣關係的同時,又客觀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的不和諧,而這種不和諧 恰恰在關鍵時刻限制了諸葛亮才智的發揮。當諸葛亮提出聯 吳抗曹,取荊、益二州,成鼎足之勢,漢室可興時,劉備茅 塞頓開,如魚得水,決定執行這"隆中決策"。但劉備卻每 每關鍵時刻不採納諸葛亮的意見,違背隆中決策執意伐吳導致慘敗而損耗國力。劉備死後,諸葛亮主動修好和東吳的關係,竭力 輔佐後主劉禪實踐隆中決策,積極準備北伐。劉禪貪於玩樂,和諸葛亮君臣並不一心,對北伐興趣不大,也由於蜀漢人才凋零但魏國人才濟濟,導致六出祁山,僅僅奪得武都,陰平二郡,最後客死五丈原。

淺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悲劇命運的根源!

綜上所述,諸葛亮的悲劇有天命觀的一面,他的 性格特質對其悲劇命運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微妙的君臣關 系又影響了諸葛亮才智的發揮。他的悲劇精神,既有其為蜀 漢"鞠軀盡瘁,死而後已"的臣子風範,也有其數伐營魏, 徒勞無功的坎坷征程,同時也有其與自己的命運相抗爭,知 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力抗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