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你的火鍋來了

我最愛吃的就是火鍋!百吃不厭!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一種說是在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

另一種說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

浙江等地曾出土5000多年前與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方便移動,是火鍋最初的樣子。

鼎中間夾一炭盤,這種類型的鼎叫“溫鼎”,可以說是一種較好的火鍋了。

漢代出現一種“染爐”、“染杯”的小銅器,大概就是古代單人使用的小火鍋。

《魏書》記載,三國曹丕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

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

在唐朝的時候,火鍋用陶瓷燒成,又叫“暖鍋”。

唐朝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描述了當時吃火鍋的情景。

元朝,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用來煮牛羊肉。

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

到了清朝,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宮御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

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

看視頻哦!


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

火鍋從中國傳入日本是在1338年。日本稱火鍋為“すきやき(壽喜燒)”又稱“鋤燒”。

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九宮格火鍋起源於重慶。

在古時的重慶,朝天門碼頭附近的南紀門是牲口屠宰集中地。牲口的內臟棄入江中,平民百姓又將之撈起洗淨,再放入鍋中煮,鍋中加入花椒、辣椒、鹽等調料,味道好又能填飽肚子,後來經過改進,把老灶鍋子分成九格以便葷素、酥爛、脆嫩、、厚重與輕爽分開,更便於不同的食客共同享用。

火鍋的各類:

海鮮火鍋、菊花火鍋、滇味火鍋、毛肚火鍋、北京的羊肉涮鍋、三鮮火鍋、野味火鍋、白肉火鍋、牛肉火鍋、什錦火鍋等,誘人饞涎。

江浙一帶的“菊花火鍋”,傳說是慈禧太后首創。

“菊花火鍋”不用炭而用酒精。湯內撒入新鮮的白菊花瓣,鮮美之味令人垂涎欲滴。


吃火鍋的規矩

招待貴客時,擺菜規矩:前飛後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

飛禽類肉放在火鍋對爐口的前方,走獸類肉放於火鍋後邊,左邊是魚類,右邊是蝦類,各種菜絲稍許放一些。

對待不速之客,則把兩個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鍋前邊,後邊是走獸類肉,示意你離去。

臺灣客家人在大年初七這天吃火鍋,有七樣菜必不可少,每一樣都有特殊的寓意:

芹菜(勤快)、蒜(會算)、蔥(聰明)、香菜(人緣好)、韭菜(長久幸福)、魚(有餘)、肉(富足)。

重慶老火鍋依然是作為火鍋愛好者最高的終極享受,獨樹一幟。

受不了了,我要吃火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