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流行

我家是農村的,春節回家心裡非常難受。孩子外出打工的人家都是轎車樓房,大學畢業的家裡貧困依然,村裡人對有孩子上學的人家都是看不起,新的讀書無用論在家鄉興起,這和我年少時以讀書為榮光的家鄉真的是大相徑庭。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打工相對讀書短期內回報快。我鄰居家孩子二十一了,高中沒讀完,跟著父親做建築,父子倆人一年掙十幾萬。由於家中條件不錯,早早結婚了,妻子在廣州的一個鞋廠做工,月工資四千多,加班費另算,她很節儉,除去開銷,一年能有四萬收入,兩個孩子留給婆婆帶,婆婆邊帶孩子邊種地,一年有近一萬多的收入,這個家庭一年總收入近二十萬。所以他家建設的很好,樓房,太陽能,轎車和城裡差不多。我在村裡轉悠了一圈,類似他家情況的比比皆是。而讀大學的我家,我弟弟碩士畢業,進了一個央企,夫妻兩個年收入近十三萬。但是這個收入要還房貸,車貸,還有孩子上幼兒園的各種費用,家庭經濟拮据,為了還銀行貸款,我弟弟還向鄰居家借了五萬元。

第二,農村父母供應孩子上大學不易。大學學費加上生活費對於農村家庭是很大一筆開支,家庭有外出打工者還好,如果父母都是務農則是更加艱難。農村單純種地收入很低,再加上家中有人生病,這時學費真的是雪上加霜。

第三,農村孩子想紮根城市代價太大。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人脈沒有金錢,真的是一窮二白在城市打拼。剛開始找工作待遇很低,加上上學時所欠的債要還,還有家庭要回報,經濟捉襟見肘嚴重限制了農村孩子的發展。房價太高,被逼買房可能會導致農村父母把棺材錢都給了。

所以,讀書出來的農村孩子不容易,想在城市站穩得幾代人的努力,做為讀書進城的開拓者真的是十分艱難。不僅是個人艱難,還把整個家庭拖入艱難的境地。

但是,知識改變命運,作為農村的孩子,讀書是改變命運的一條途徑,知識是你向上的力量,知識是幫你打開外界大門的推手,所以農村的家長再窮,也要讓孩子接受教育,畢竟這是向上流動的通道之一。也懇請社會與學校給予農村孩子更多的幫助,幫助他們在改變命運的路上更有力的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