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這個名稱從哪兒來的?

古箏是我國曆史悠久、流傳年代員長的、員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至今已有兩幹多年的歷史.故被人們稱之為“古箏”。“古”是現代人對很久以前事物的稱呼.古箏的“箏”在東漢劉熙《釋名》一書中解釋為: “箏,施弦高急,箏答然也。”這段話是說箏的音質醇厚、氣韻悠長,彈奏起來賂帶金鐵之聲,“箏箏然”即掙掙之聲,說明箏是由本身發出的音響而命名的。

古箏這個名稱從哪兒來的?

古箏歷史悠久

古箏的別稱眾多,除以起源地命名的秦箏之外,還有以演奏技法而言的掐箏、彈箏;以放置形態命名的橫箏、臥箏;以形制大小為號的長離、鴻箏;以局部質料而論的雕箏、桐箏、黃第、雕桐,以飾物綴名的玉箏、鋇箏、銀箏、錦箏、雲和答、吹雲箏、砒瑤箏;以音色和表現力起名的寒箏、孤箏、孤箏、清箏、哀箏;以民族屬性命名的漢箏、蒙古箏、朝鮮箏;此外還有隨演奏者性情而稱謂的故箏、鴛箏、寶箏、瑤箏、素箏、粉箏、讕箏、雁箏、恆箏等。

古箏這個名稱從哪兒來的?

古箏既是樂器 也是很好的擺設

此外,某一品牌的古箏也以不同的裝飾工藝命名了不同的箏名,如:香墨垂弦、五彩呈樣、天真元韻、朗月垂光、絲竹江南、雙鶴朝陽、爛漫櫻花、正倉遺韻、梅莊琴韻、蕉窗夜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