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應桂:藝術風華六十載國畫年畫情相融

開啟藝術之門  

單應桂從16歲參加工作,進入山東美術出版社擔任美術編輯,開始接觸插畫。1956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受業於葉淺予、李可染、李苦禪、蔣兆和、劉凌滄諸先生,從此開啟了她六十年的藝術大門。在藝術的道路上,單應桂把中國畫與民間年畫的畫法技巧相結合,融合二者的美學特質;把版畫融入到民間年畫的創作中,強調多樣化創作手法,使年畫的創作實現了更高層次的超越。

探索融合之路  

單應桂走上繪畫道路的年代,中國畫的改革已風起雲湧。徐悲鴻、蔣兆和的寫實人物畫創作方法啟發了單應桂對中國人物畫的創作方向,最終走向了一條水墨與民間年畫相結合的道路。

單應桂:藝術風華六十載國畫年畫情相融

1958年,單應桂用民間年畫的形式創作了她的第一張年畫——《和平幸福》,她除了繼承水墨畫的寫實傳統外,還在水墨畫與民間年畫的結合方面作了大膽的嘗試。初次嘗試之後,單應桂在如何用傳統民間年畫的手法來表現現代題材方面作了反覆的思考。思考民間木版年畫的的發展,思考如何繼承,又如何做到有所發展和創新。帶著種種思考,單應桂衝破傳統的舊年畫畫法的束縛,變侷限性為特點,運用裝飾性的手法創作了《制軍鞋》這一充滿生活氣息和具有濃郁時代特色的作品。

如果說《制軍鞋》奠定了她對中國畫和年畫二者交融的摸索的話,那麼成熟期的作品《春風》就是對她藝術嘗試的肯定。《春風》的成功,成就了單應桂的藝術探索。採用年畫式的人物造型,柳葉眉、丹鳳眼及面部表情,都帶有民間年畫的影子。單應桂把西方繪畫的結構塊面技法融入到畫面中。在單應桂的不斷創新、探索中,使中國人物畫和民間年畫的美學特質得到充分的融合,從而達到了更高層次的超越。單應桂結合時代,賦予年畫時代的精神,在中國畫中融入更多的鄉土氣息和年畫的元素,將目光放眼在民間,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又先後創作出《沂水山歌》、《山村婦女組畫》等一系列代表性作品。

單應桂:藝術風華六十載國畫年畫情相融

《山村婦女組畫》之一

透過《作軍鞋》、《湖上婚禮》、《鐵鎖橋畔》、《春風》等一件件成功的作品,單應桂逐漸體會到藝術的蘊含所在:“藝術的意義是什麼,是把藝術的本質引申出來,引申出一種突破傳統的新境界,賦予藝術以更豐富的內涵,使藝術獲得儘可能全面、充分、自由的發展,使其與時代更好地結合,把時代表現得更美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單應桂的探索讓國畫和民間年畫的特質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讓藝術的能量得到充分釋放。“藝術不是探囊取物,它需要苦心經營”,老師李可染的話,讓單應桂一直銘記。這是懷著這顆熠熠發光的思想“珍珠”,單應桂在藝術創作上,不墨守成規,不斷地在藝術的道路上求新、求變,以藝術形式的多樣化來豐富人物畫的創作,以尋求藝術發展的新方向,體悟藝術的真諦。

遺憾中不斷求索  

為了進一步推進年畫創作,單應桂對年畫創作中遇到的繼承和創新問題不斷進行思考,並撰寫了《關於民間年畫的繼承與創新》等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

單應桂:藝術風華六十載國畫年畫情相融

《作軍鞋》

直到1983年,在單應桂的倡導主持下,山東藝術學院正式成立了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年畫專業,單應桂也開始了其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年畫教學探索”。

在教學過程中,單應桂深刻體會到民間木版年畫與版畫相結合重要性。為了不斷完善教學、改善畫、刻、印分家的狀況,單應桂從濰坊請專門從事單刀刻版的工人技師,為突出年畫教學特點,單應桂設立與此相關卻又史無前例的民間剪紙、漢畫像磚畫像石等課程。另外,請自己的老師輔助教學,帶領學生實地考察等等,這一系列的舉動,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學生全面的藝術素養。在單老師的努力下,學生中先後八人次在全國獲獎,“學生的成績就是我的成績”,學生的成績不斷激勵著單老師在藝術教學之路不斷推陳出新。

單應桂:藝術風華六十載國畫年畫情相融

  

1988年,正當單應桂教授懷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一步一步對年畫教學進行探索、年畫專業的教學蓬勃向上的時候,傳來了一個消息,也成了單應桂在發展年畫中最大的遺憾——撤換年畫系。在年畫沒落的環境下,單應桂將多年強調的民間木版年畫與版畫相聯繫,突出為一個“版”字,吸收山東民間木版年畫造型、色彩特點的同時,強調現代版畫中的多樣手法,從而建立了具有山東地方特色的版畫專業。單應桂賦予民間年畫鮮明的藝術特點,多樣化的表達形式。將木刻從民間傳統的木刻手法和現代版畫刻法逐漸融合,增加了套版的活潑多樣,使得木刻年畫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奔放,更具現代氣息。在她的努力下,民間年畫的內容和風格得以不斷髮展豐富,向著一種脫胎於民間年畫,符合現代人欣賞習慣的新畫種發展演變。

單應桂:藝術風華六十載國畫年畫情相融

甲子歲月年畫情  

在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經歷了許多困難與抉擇,但單應桂都一一扛了過去。六十年間,單應桂一直懷著對藝術永不放棄的信念,執著追求,實現著自己對藝術的理解——把中國畫與年畫融合、把版畫融入到年畫的創作中……在單應桂的藝術人生中,我看到了藝術的春天。羨慕這樣的生活,豐富而多彩;讚賞這樣的信念,“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單應桂對藝術的不斷求索,讓人領略到另一種風采——  

有一種藝術,叫做“執著的探索”;  

有一種探索,叫做“孤獨的跋涉”;  

有一種跋涉,叫做“永不放棄的執著”……

單應桂:藝術風華六十載國畫年畫情相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