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觀點 | 為什麼占星(一)

星觀點 | 為什麼占星(一)

星觀點 | 為什麼占星(一)

愛好占星的朋友,大多對生命的充滿著好奇。

“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何方是來處?何方是去處?……“很多人都曾在占星裡偶然一瞥生命的奧妙。時而恍然看到星圖裡對自我確切無疑的描述,勾起了對占星的無限好奇心。

星盤裡,我們是自己生命的觀眾。審視星盤的時候,我們像看一場關於自我生命的紀錄片或者電影。占星是對自我的宇宙慢慢著了迷,越著迷,就越想深入地瞭解它,知曉它。占星裡有一種超脫界限的渴望,渴望理解茫茫宇宙,渴望認清原本的自己。



Chapter 1

生命的地圖


星觀點 | 為什麼占星(一)


作為一個降生地球的精神體而言,個人最重要的時刻,就是誕生的時刻——我們分別的,為個人量身定做的配備——肉體的出生。我們徘徊在母親的周圍,以精神體的形態形成胎兒,作為器皿或工具,以感受並詮釋我們的體驗,並在某個特定的時刻,承諾自己進入下一個生命。

在誕生的時刻,這小小的軀體從子宮——代表宇宙的合一——剝離,跨越人間的門檻,開始了世俗的經驗,這生命開始時的一切特質反映在它周圍的每一件事。這個開始設定了隨後的場景。記錄每一個人、團體或計劃誕生時的天空,我們便能瞭解即將展開的內容與特質是什麼。這些圖象是三維宇宙的二維表達,而“占星學”便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去詮釋或解讀這些圖象的學問。


我們周遭的一切反射我們,整個世界跟著我們不斷地運動、改變與反應。唯一規律且可被預測的是“天體的光”的運動。因此,占星圖能提供可靠的天體資訊,在千百年後逐漸形成解讀它的詮釋體系。一般而言,占星學家所選用的天體是

太陽月亮行星,有時候也包括遙遠的恆星、銀河和某些小行星。包含太陽、月亮和行星的帶狀星空,被分為十二黃道星座以標定行星的位置。


對於一個觀察星象的人而言,每一個當下的天象完整地表達了那個時刻的存在,展現成某種模式,以矩陣表達一切可能的經驗,一切相關的面相,每個次元的關係,從靈性的源頭到物質的展現。誕生圖上的圖示,代表我們作為一個分離存在的生命矩陣,它提供所有層次的資訊。

因此,個人在不同緯度的經驗,都能在誕生圖上找到,而詮釋的內容仰賴詮釋者關注的焦點在哪裡

解讀物質世界的現象,占星學家用行星代表事件、關係中的人和身體的狀況。


我們把從地球看出去的環形天空分成十二區間,稱之為宮位,代表生活的不同領域。

例如:事業看第十宮,是星盤上最高的位置,金錢收入看第二宮,夥伴關係看第七宮等等。


生命能量的觀點來看,行星能量分佈的模式顯示,我們如何組織自己的能量系統,而造就我們的健康,以及我們會吸引什麼樣的經驗。

情緒的層次來看,占星圖可以解讀我們的情緒反應和傾向。什麼樣的人或事會引發情緒的波潮,分析宮位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訊息。

心智方面我們可以觀察態度,哪些是預設的無意識態度,哪些是學習與養成的人格特徵。

靈魂的層次,我們從行星連接的排列上,觀察人格的最高潛力,以及此生所選擇的特定目的。

靈性的觀點而言,每一個行星都代表某種能量的原形,主導人的某個生活面相。黃道本身就是神藉著人心中的光所展現的十二種風貌;精神體在我們的每一生選擇一個太陽星座來發光。


幾乎我們所有的意識經驗都隨著時間開展。也許在某個心跳與心跳之間的片刻,我們體悟到時間不存在的永恆無限,然而一般而言,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感官頻率來詮釋這個世界。我們的每一個體驗都會引發回應——一種內在活動,而有可能在後來相似的環境中,變成無意識的反應。以前曾發生的,期待它再度發生,而且為自己預備它的發生

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解讀這個世界,事實上,我們只察覺自己預期的事,並對它反應。在時間之中,我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每一次都增加體驗。結果,我們總是用那些被制約的期待來詮釋大多數眼見的事

如此我們所認為的環境,只是反射了我們的制約。靈性很難有機會干涉這一切,有時候,即使警覺到事情可能與我們看起來的不同,要我們不以舊有的方式來回應,仍有巨大的困難。


然而,與自己精神體的接觸,讓我們的視野更清楚,因為事實上一切都是靈性的展現。精神之光在這個世界的反射,讓我們一瞥實相合一的光穿透諸般展現,在某個層次將一切消融與光中的渾然完整、深刻價值與真實意義。

與精神之光的清明照見保持接觸的方法,是去熟悉我們遮蔽清明視野時的反應和回應。當我們能夠察覺生活經驗乃源自人格的觀點,我們將會了解是自己遮蔽了我們所見的事物。帶著這個觀點,我們能夠清明地看,而能有意識地認出一切事物都是靈性的展現


文字部分整理自《靈魂占星筆記》


--------

Chapter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