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疫情防控交出优秀答卷

沙田疫情防控交出优秀答卷

沙田在疫情期间开足马力生产防疫物资,当好“联勤保障员”。受访者供图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对东莞复工复产工作进行了报道。其中,沙田镇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订单逆势增长,将继续增资扩产的案例颇为鼓舞人心。

事实上,这已经是两个月内沙田镇第三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此前,沙田镇还分别在3月14日及2月26日,因为保民生的冻肉储备工作及重大供电保障项目投产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在频频被中央、省级媒体报道关注的背后,是沙田镇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以及科学复工复产等方面的工作成绩和模式创新。

复工复产

今年增资扩产项目25个

近日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的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是东莞“倍增计划”企业(下称“富加宜”公司)。

在富加宜工厂车间可以看到,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帽子等防护设备,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作为一家连接器企业,富加宜主要负责开发、生产和销售连接器、高科技通信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提供售后服务,并配套电镀工序等。

富加宜总经理李忠全表示,该公司的产能在春节后迅速恢复,这得益于公司的提前规划以及沙田镇政府的支持。

“由于年前5G订单量比较大,我们决定过年放一天假,让超半数的工人留在工厂,并且还临时招聘了180名实习生。”李忠全说,春节后该公司订单比去年同期上涨30%。

201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5%;纳税9291万元,同比增长29%。这已经是该公司在过去的3年时间连续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人民币。

富加宜财务总监曾桃英介绍,沙田政府非常关注该公司的复工情况、抗疫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沙田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疫情发生后,沙田镇组成14个服务组,精准巡查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并组建企业复工防疫健教宣讲团一级密闭半密闭指导专班。

沙田镇在广东省、东莞市相关扶持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十项企业扶持措施,包括对为疫区延迟返岗员工保留岗位的企业提供补助,并设立500万元贷款贴息扶持中小微企业,为27家重点企业提供社保费减免等优惠服务。沙田还组织9家银行与3家重点企业(项目)对接,促成企业融资3.56亿元;加快原有扶持资金项目审批,通过配套资金、“绿色通道”为本地岗位提供500元/月补贴等措施,全力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产和用工等。

李忠全说,接下来富加宜将在沙田增资扩产。有这个打算的沙田企业不在少数。

沙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沙田规上工业企业244家,复工率100%。2020年沙田镇增资扩产项目25个,计划全年投资11.7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7亿元。

民生保障

全力稳物价保供应

3月14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中,出现了关于政府储备肉投放工作的报道。其中关于冻肉储备的画面正是拍摄自广东佰顺农产品供应链集团位于东莞沙田的增益冷链项目。为稳物价、保供应,增益冷链项目全力配合政府相关工作,完成了包括东莞在内的三市两区冻肉储备。

据介绍,增益冷链项目是以冷链物流为主导,在沙田镇投资建设以大规模冷库群为核心,集仓储、商务贸易、加工配送、物流金融于一体,覆盖全产业链的华南地区大宗冻品交易平台。面对疫情,该企业迅速采取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供应稳定物价。

广东佰顺农产品供应链集团总经理王东告诉记者,增益冷链项目一期仓库中存放了东莞、惠州、汕尾三个市以及惠州惠城区、仲恺高新区的冻肉储备。目前在库冻肉达6000吨,按照4个月轮换一次,该仓库冻肉年周转量将达到每年1.8万吨。该公司将配合政府相关工作,稳物价、保供应。

疫情防控以来,沙田镇内粮食粮油储备、生鲜冷链、电力、燃气、快递、跨境电商等企业全力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时期市民生活需求。在粮食保供方面,沙田镇辖区内的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东莞直属库、东莞沈恒粮油有限公司等粮油企业向社会供小麦、玉米约1.5万吨,油约2.7万吨,粕约3.6万吨。

全力运转

做好疫情期间“联勤保障员”

2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国家电投东莞立沙岛热电冷联产项目投产》的新闻。该报道称,国家电投东莞立沙岛热电冷联产项目首套机组25日顺利通过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预计年发电量达20亿千瓦时,同时,年供热量可达245万吉焦。

记者在位于沙田镇的东莞立沙岛项目厂区看到,80多米高的预热锅炉等设备都已经正常运转,远远便能听到设备运转的轰隆声。伴随着这些响声,天然气的燃烧正带动蒸汽发电,而焚烧过程产生的烟气高达600℃,这些烟气也带动余热锅炉产生更多的蒸汽,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

在东莞立沙岛项目生产的能源,主要将供应给沙田的立沙岛园区内的企业。除了提供电能,该项目还可为园区内数十家企业提供集中供热、供冷服务。

除电力外,沙田镇企业在疫情期间开足马力生产防疫物资等重要保障物资,让沙田成为疫情期间的“联勤保障员”。

沙田辖区内生产口罩机、口罩原材料、护目镜、消毒液等企业从年初一开展便积极响应防控工作要求,克服在节庆员工因回乡紧缺、生产原材料紧缺的各种困难,开足马力开展防控物资生产。

统计显示,1月24日以来,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罩机30台;东莞市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共生产88859吨聚丙烯,其中可作为口罩无纺布原料42273吨,熔喷布原料47吨;东莞市利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口罩用鼻梁条342吨,耳带57吨;东莞市无极净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共生产一次性净化口罩263.5万个;东莞市三嘉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共生产医用护目镜5万副,其他防护眼镜10万副,公安头盔镜片5000片,飞行员头盔护目镜3000副。而位于沙田立沙岛的金鑫实业仓库累计输出消毒液约67.8吨。

其中,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用不到10天完成口罩的核心原材料熔喷布专用料的研发,推动熔喷布粒料迅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企业创造的“东莞速度”“沙田速度”,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生产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 卢真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