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疫情期間“使用公筷”在中國引發熱議

2020-04-20 03:07

環球時報

日本《朝日新聞》withnews新聞網4月19日文章,原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使用公筷”在中國引發熱議  受疫情影響,中國人的日常行為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以前,中國人基本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現在已經變成理所應當的事情。另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對“公用筷子和勺子”的討論。過去中國人習慣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從大盤子裡夾菜,而眼下在餐廳等公共場所,人們更提倡使用公筷和公用勺子。

4月10日,《人民日報》微博發佈一則呼籲,內容是“你願意使用公筷嗎?我們和文明飲食的距離,也許就差一雙公筷。多雙公筷就多份安心。使用公勺公筷,不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讓公勺公筷成為餐桌上的‘常客’,從現在做起!”這條微博獲得大量轉發和點贊,成為網民熱議話題。

實際上,中國歷史上有過使用公用筷子的“分食制”,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在《禮記・禮器》中就有相關記載。從描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王朝的《韓熙哉夜宴圖》中也可以看出,“分食制”在當時是主流。但後來,由於“胡人”傳來了高高的桌子,所以從宋朝開始,人們圍坐在桌邊一起吃飯的“合食”成了主流方式。

合食有幾個優點:首先是使用的碗碟少,其次是能提高食材的使用效率。中國人喜歡熱鬧,通過一起吃飯大家的關係也變得親近。

實際上,2003年暴發“非典”疫情的時候,“分食”和使用公筷曾被廣泛呼籲過,但並沒有持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範圍和時間要比“非典”更廣、更長,所以人們對使用公用筷子的重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陳洋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