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城:家門口上班還能學技術,群眾脫貧致富不再愁!

 在脫貧攻堅工作上,種植大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譙城區蘆廟鎮一些家庭農場採取“大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不僅讓貧困戶有了固定收入,還讓他們學會了藥材種植技術,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

譙城:家門口上班還能學技術,群眾脫貧致富不再愁!

  “這樣栽行嗎?”“栽得稍微有點淺, 再栽深一點。”在譙城區蘆廟鎮福裕家庭農場的藥材種植基地,農場負責人賈超正在指導前來打工的貧困戶進行藥用菊花栽植。

譙城:家門口上班還能學技術,群眾脫貧致富不再愁!

  賈超介紹,他的家庭農場成立於2014年,目前流轉有600多畝土地,主要種植白芍、牡丹、菊花等中藥材,在用工方面,農場著重傾向於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譙城:家門口上班還能學技術,群眾脫貧致富不再愁!

  在福裕家庭農場務工的貧困戶大約有18戶,邢秀榮就是其中一位,邢秀榮的老伴患有殘疾,家中缺乏勞動力,成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現在邢秀榮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還順利脫貧了。

譙城:家門口上班還能學技術,群眾脫貧致富不再愁!

  譙城區蘆廟鎮宣傳委員程曉靜介紹,通過這些產業大戶帶動貧困戶,為他們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讓各個村的貧困戶能夠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為順利脫貧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