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绝命诗让朱元璋大呼后悔,明代大才子的悲催人生

孙蕡一位满腹才华,诗文援笔立就的大才子,也是一个人生悲催多次入狱的明代官员。听闻孙蕡其人仪表堂堂,气质不凡,性格通达。文才更是更是不得了,拿起笔一片片气象雄浑,兴喻深致的文章就促即而就。看到他写文章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开卷展纸,挥笔而成,下笔如有神"。这样一位才华惊人的才子最后却落得一个被斩首示众的下场,是在可惜又可怜,上刑场前他留下一首绝命诗。

"鼉鼓三声急,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鼉皮做的鼓敲得是一声比一声急,声声都在将我推向死亡。西山的落日就快要消失不见了,就像我的生命一样快要走到终点。黄泉路上有没有旅店啊?没有的话,我这个孤魂野鬼鬼生地不熟的晚上要睡在哪里呢。

一首绝命诗让朱元璋大呼后悔,明代大才子的悲催人生

看看这首绝命诗,真是将孙蕡即将面对死亡时的哀伤和害怕展露无余。了解一下历史,发现这位大才子竟然还是被冤死的,那真是黄泉路上心不甘啊,但愿这位大才子此生悲催,来生能投一个好胎。

这位大才子为何会受冤入狱最后被斩首呢,追究原因那就要责怪到朱元璋的头上去了。明太主朱元璋生性好疑,当皇帝当的很不是心安,生怕有人造反夺走他的帝王之位,所以也干了不少糊涂事,冤枉不少无辜的人。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权利,找借口抄家大将蓝玉。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四大案之一。在抄家过程中在蓝玉家中搜到一副孙蕡所作的画,就这样孙蕡被连坐锒铛入狱丢掉性命。这么看来朱元璋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仅是因为一幅画出现在罪臣家中就白白枉送了一条命。不过在孙蕡被斩首后,朱元璋得知这首绝命诗后知道自己无辜错杀了孙蕡,迁怒监杀指挥:"何不早奏?"竟然将监杀指挥也杀了,真是伴君如伴虎啊,一不留心脑袋就搬了家。

一首绝命诗让朱元璋大呼后悔,明代大才子的悲催人生

孙蕡这一生可不止一次获罪入狱。据历史记载,洪武九年孙蕡被调任为平原县主簿,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被安上一个过失罪的罪名,不仅人被抓起来了,还被罚修补京师望都门城墙。不知道孙蕡是犯了什么过失啊。

幸好孙蕡有一度诗文啊,在太祖召见他时,他可是绞尽脑汁倾尽毕生所学讨得太祖欢心。在太祖面前孙蕡咏唱的诗歌句句都是表达他的忠心之情,朱元璋一高兴就将孙蕡赦免释放了。但是好景不长,孙蕡的人生怎么这么悲催啊。洪武十五年,在苏州任职的孙蕡又获罪被罚到辽东戍边。孙蕡啊,你都知道要讨皇上欢心了,就不能学乖一点,总是能将自己弄得罪名加身呢。

一首绝命诗让朱元璋大呼后悔,明代大才子的悲催人生

孙蕡这一生真是倒霉见的,动不动被罚,最后还落得个冤死。别看孙蕡人生际遇坎坷漂浮,人家在为官期间也是有自己的功绩的。洪武三年,以孙蕡的才华考个科举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一次就考中的孙蕡也被授予了官职,先是任职工部织染局后又调为虹县主簿。在做虹县主簿的期间发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孙蕡及时的安抚流民勉励他们恢复耕种,在孙蕡的安排和领导下百姓也能在战乱中有较为平稳的生活。

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文人这么能不编著几本书呢,孙蕡这一生完成不少著作《通鉴前编纲目》、《孝经集善》、《理学训蒙》、《西庵集》和《和陶集》。这可惜没有好好的流传下来,不然也要好好的拜读一番。孙蕡的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多彩,孙蕡和他的好友共五人建立了一个诗社名为"南院诗社",还特地风雅的为诗社建立了一座"抗风轩"作为有人相聚吟诗作对的地点。所谓人以群分,孙蕡的诗友也都是元末明初那个时期的著名文人学者,孙蕡及一帮学者以自己的力量开创了明初南岭诗坛一代新风。

一首绝命诗让朱元璋大呼后悔,明代大才子的悲催人生

了解过孙蕡的一生的大概经历和卓越的才华,不免为他的结局感到惋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孙蕡对于黄泉路上的担忧也在情理自重,但是正如庄子所说"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不妨潇洒一点,后世的金圣叹面对杀头就发出"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亦奇。"这种态度豁达洒脱许多,痛苦也能够减轻许多吧。

一首绝命诗让朱元璋大呼后悔,明代大才子的悲催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