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非遺金字招牌 扮靚千年古鎮固新

為進一步挖掘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涉縣非遺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同時與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建設相銜接,喚醒千年之美,激發傳承活力,賦予創新動能,把非遺這個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使其悄然滲透到紅河谷建設的肌理中去,與鄉村振興共生共情。

日前,固新村申請非遺項目工作座談會在涉縣文化館會議室舉行。固新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劉海彬、志願者高建民參加,涉縣文化館副館長江耀堂主持、牛議瑩主任等出席。 與會人員就目前的非遺申報、保護、傳承工作及面臨的問題困難進行了深入交流。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個性、審美習慣的活態顯現;是先人通過日常生活的運用留存至今的文化財富,代表著人類的創造性才能,傳遞民族的價值觀;是文化傳統的表徵和文明進程的地標,並與重要的歷史事件、節慶習俗、社會觀念、宗教信仰、生產方式、生活場域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存在環境的日漸消失,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保護迫在眉睫。

涉縣文旅系統所要傳承的正是這項遺產本身所蘊含的精神文化價值。每一項非遺項目中都有許多值得我們這一代青年人去挖掘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非物質的文化的遺產,才能使中華文化根基更加穩固,在現代文明急速發展的今天也依然屹立在世界文化中心。

越來越多的非遺項目走出博物館,藉助互聯網,衍生創意設計,從展覽品變成消費品;告別手工作坊的“自娛自樂”,朝著產業化、品牌化的模式過渡。

從高大上的收藏品,民俗展演,到路邊攤的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顯然是一塊金字招牌,彰顯著“遺產”的稀缺性,成為各地企業和資本眼中的金礦,並試圖用商業手段進行一場救贖。

手工技藝項目,民間音樂、舞蹈、民俗通過重新設定的場景,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消費的個性化、定製化。研學+社群,成為傳播和產品整合的新途徑。非遺小鎮、非遺體驗館、非遺傳習基地等,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

從更高的層面打開新的維度,推動整個非遺產業的持續發展。資本的風正在吹來。當古老的傳統與文化迎頭撞上現代商業世界,非遺不可避免地開始擁抱現代技術、互聯網、品牌和資本。 傳承之路並不平坦,但是經由商業這扇打開的窗,或許可以看到那些古老的技藝在未來依舊生生不息。

記者申同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