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非遗金字招牌 扮靓千年古镇固新

为进一步挖掘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涉县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同时与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建设相衔接,唤醒千年之美,激发传承活力,赋予创新动能,把非遗这个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其悄然渗透到红河谷建设的肌理中去,与乡村振兴共生共情。

日前,固新村申请非遗项目工作座谈会在涉县文化馆会议室举行。固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刘海彬、志愿者高建民参加,涉县文化馆副馆长江耀堂主持、牛议莹主任等出席。 与会人员就目前的非遗申报、保护、传承工作及面临的问题困难进行了深入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态显现;是先人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留存至今的文化财富,代表着人类的创造性才能,传递民族的价值观;是文化传统的表征和文明进程的地标,并与重要的历史事件、节庆习俗、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场域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存在环境的日渐消失,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涉县文旅系统所要传承的正是这项遗产本身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每一项非遗项目中都有许多值得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去挖掘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非物质的文化的遗产,才能使中华文化根基更加稳固,在现代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也依然屹立在世界文化中心。

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走出博物馆,借助互联网,衍生创意设计,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

从高大上的收藏品,民俗展演,到路边摊的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彰显着“遗产”的稀缺性,成为各地企业和资本眼中的金矿,并试图用商业手段进行一场救赎。

手工技艺项目,民间音乐、舞蹈、民俗通过重新设定的场景,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的个性化、定制化。研学+社群,成为传播和产品整合的新途径。非遗小镇、非遗体验馆、非遗传习基地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

从更高的层面打开新的维度,推动整个非遗产业的持续发展。资本的风正在吹来。当古老的传统与文化迎头撞上现代商业世界,非遗不可避免地开始拥抱现代技术、互联网、品牌和资本。 传承之路并不平坦,但是经由商业这扇打开的窗,或许可以看到那些古老的技艺在未来依旧生生不息。

记者申同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