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的晚稻,為什麼要比早稻的口感要好?

常德農村老趙


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俗話說“低溫得病,高溫要命”,我國南、北方地區的氣候差異決定了兩地水稻的生長條件。南方的秈稻出苗最低溫度為141,北方的粳稻出苗最低溫度為12 ℃。適溫28℃~32℃,最高溫度40℃:〜42℃。在適溫條件下,稻種才會發芽整齊。如低溫達到-7℃時,就要做好防寒工作,以免稻種凍死。

苗期生長溫度一般為12°C(粳稻)-14°C(秈稻),最適溫為30°C-32°C,最高溫為42°C。出苗後幼苗生長的快慢與溫度有關,從出苗到3葉期,13°C-15°C,需13-15天;15°C-25°C,需5-9天;25°C-30°C,只需4-5天。

高溫下生長快,但苗體軟弱。

一般日平均20°C左右,日溫25°C-26°C、夜溫15°C-16°C對培育壯秧最為有利。當溫度低於51,持續36小時,氨基酸從幼根、幼芽向外滲漏,對幼苗生長有損害。

日氣溫達25°C左右,物質代謝旺盛。

過高溫度對秧苗生長也有損害,如中午秧田表土溫度有時可達40℃以上,薄水層溫度更高,可達45°C以上,常發生煮苗現象;塑料薄膜棚內常因通風不及時使溫度達50°C左右,造成蒸苗現象。

低溫是指外界氣溫低或伴有大風等不良天氣。對於小棚保溫旱育苗,塑料薄膜覆蓋後,苗床內溫度是外界溫度的2-2.5倍。因此,當外界氣溫超過15℃時就應通風煉苗,否則會出現高溫捂苗現象,地上部生長很快,而地下根部生長很慢,地上部葉又長又寬,蒸騰作用很強,地下根部吸水滿足不了蒸騰作用之需,就會發生生理缺水,導致立枯病和青枯病發生而死苗,嚴重時全部枯死。發病後即使能挽救一些,卻已成為弱苗,延誤了移栽時間,難於獲得高產。特別是幼苗1葉1心以後,天氣晴好而氣溫較低或伴隨大風,不敢通風煉苗,導致苗床內溫度過高,造成秧苗徒長而更易發病。因此,“周大伯”提醒您無論陰天下雨還是颳風,在1葉1心以後都必須堅持通風煉苗。育苗先育根,低溫煉苗,可促進根系生長,增強秧苗抵禦極端溫度的能力。

旱育苗苗前後怎樣進行通風煉苗?

一、溫度管理

出苗前儘量保溫,但並非溫度越高越好。雖未出苗,但床內溫度超過35℃以上,也應通風降溫或遮光降溫,防止高溫灼芽種。出苗,齊苗前後,溫度控制在30~32℃。一葉一心期,溫度控制在25~28℃,超過28℃時就應通風煉苗。夜間要蓋好蓋嚴,防寒潮和霜凍危害秧苗。遇有霜凍預報,有條件的可往稻溝灌水保苗,好天將水排出,2葉1心期,床內溫度應保持在20~25℃之間。對早熟品種來說,在2.5葉期,床內溫度不能超過25℃(即雙二五標準),以避免早穗現象發生。根據苗情和天氣決定通風煉苗期,根據風力和風向調整通風口大小、多少、位置和方向。

提示:膜前3~5天要大通風,陰雨天夜間可不關閉通風口,逐漸達到晝揭夜蓋,直到夜間也不蓋農膜。

二、水分管理

只要播種前澆透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補水。出苗後應實施適量補水。當苗出奇並已全部青頭時,要根據苗床水分情況澆一次水(不要灌水)。以後隨秧苗生長,適當補水,補水標準是早晨太陽出來前看葉尖是否有水珠,有就不用補,沒有就補透(此法不適用於拋秧缽育秧苗),最好用澆淋或微噴水方式,時間要避汗一天高溫期,應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後進行。

症狀特點

一、生理性爛秧:1.爛種,指種子未發芽即腐爛;2.爛芽,指剛萌發的幼芽發育不良捲曲呈魚鉤狀,未髮根就死亡,或陷入泥中腐爛而死,或形成漂秧;3.黑根,指秧苗根部變黑腐爛,葉片逐漸枯死;4.青枯,指秧苗青綠未黃驟然枯死,基部未腐爛,秧苗不易拔起;5.黃枯,指秧苗緩慢變褐枯黃而死,根部腐爛,病秧易拔起。

二、侵染性爛秧:1.綿腐病,水育秧田播種5~6天即可發生,苗高3釐米左右發生重,危害幼根和幼芽。種殼裂口處或芽基部出現少量乳白色膠狀物,逐漸長出放射狀白色絮狀菌絲,漸呈鐵鏽色、綠褐色或汙褐色;種子腐爛不能萌發,或病苗基部腐爛枯死。病害發生由點到片,嚴重時成片枯死。2.立枯病,溼潤育苗、旱育苗和薄膜育苗秧田多見。

表現症狀為:(1)芽腐,出土前幼芽幼根變褐、扭曲、腐爛而死,後期生出粉白色黴層;(2)針腐,秧苗立針至2葉期心葉枯黃,基部變褐,有時葉鞘上出現褐斑,莖基部生出黴層,秧苗易於拔斷;(3)黃枯,秧苗1葉1心至3~4葉期發生,下葉開始枯黃萎蔫,根毛稀少,後期基部變褐軟腐;(4)青枯,多發生於3葉期前後,秧苗心葉或上部葉片捲成柳葉狀呈青灰色,根毛稀少,後期基部變褐軟腐,易成簇發生。  

病原及發生規律

生理性爛秧多是由於種子質量差、催芽過程中冷熱不均、播種質量差、蓄水過深、缺氧窒息以及苗期冷後暴晴或溫差變幅過大等造成;黑根則是由於肥量過大、蓄水過深,產生大量硫化氫、硫化鐵等還原物質毒害秧苗所致。侵染性爛秧的綿腐病主要是綿黴菌、有腐黴菌等真菌侵染所致;立枯病主要是鐮孢菌和茄絲核菌等半知菌侵染所致。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長期生活,以菌絲體、卵孢子、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中越冬,借水流、氣流傳播;絲核菌以菌絲和菌核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以流水傳播,主要通過傷口、幼嫩組織侵入。  

防治措施防治水稻苗期病害應採取改進育苗方式、提高種子質量和催芽技術、加強秧田管理、輔以藥劑防治的綜合措施。因地制宜採用塑料薄膜育苗、軟盤育苗和旱育苗,最好不採用水育苗。秧田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地塊。把住留種、貯種、曬種、選種關,提高種子發芽率。採用溫水浸種(55℃10分鐘)或藥劑浸種(50%多菌靈800倍液3天)。催芽期間溫度穩定在10℃以上,防止過高或過低,保證出芽勻、齊、壯,增強秧苗抗寒能力。加強秧苗管理,整地精細,保證床面平整、床溫和通透性;選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播種;科學灌水,以水控溫護苗;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鉀結合,增施有機肥,避免偏氮,增強秧苗抗病性。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用藥,澆灑75%敵克松1000倍液,或50%代森銨800倍液、5.5%浸種靈3000~50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1500倍液,每平方米2~3公斤

水稻苗期常見的九種病害

1立枯病(黃枯病)

與播種量有密切關係,如果每平米超過300克易得立枯病,早晨未出太陽時檢查苗床,如發現秧苗有一塊塊雖然沒有黃,但沒有水珠時說明已得立枯病,及時打藥就能挽救。如等到苗黃後打藥就只能控制。是否是立枯病看以下幾點:首先看稻苗主葉尖上有沒有水珠或黃不黃,其次把病苗連根拔後根和莖的連接處掰開,看莖的中心,變黑就是立枯病。立枯病往往心葉死得比下部早。

2青枯病

也是立枯病的一種。但主要是苗床管理不當引起的。苗期通風少,床溫高,澆水多,引起秧苗徒長,結果地上部分長的過大,地下部的根系供水能力小於地上部莖葉的蒸發,嚴重時就得青枯病。防治:多通風,早通風,控制溫度和溼度。千萬不能大通風或中午時接膜澆水,應當早晨出太陽前或晚上太陽落下後小通風,以後慢慢再大通風,促進秧苗根系生長,讓水稻適應環境。青枯立枯混發時,按青枯的方法管理,按立枯病方法打藥。

3燒苗

這裡指的是施肥過多引起的。往往是整床或一塊塊出苗不齊,不出苗或出苗後立針期開始不長,根細小、黑,不紮根。只要不是受凍情況下,白天多澆水,大揭膜,再澆水再揭膜,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進紮根,稻苗發新根後正常管理。

4烤苗

這裡指的是施肥過多引起的。往往是整床或一塊塊出苗不齊,不出苗或出苗後立針期開始不長,根細小、黑,不紮根。只要不是受凍情況下,白天多澆水,大揭膜,再澆水再揭膜,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進紮根,稻苗發新根後正常管理。

5凍苗

出苗前一般外溫零下3度一般不至於發生凍害,但出苗後秧苗越大受凍程度會越大。受凍的苗剛開始稻葉水浸狀的濃綠色,太陽曬後就變白變黃,預計頭一天溫度0度以下時澆水,可減輕凍害發生。

6頂蓋苗

覆蓋用的土粘性大或有機質含量高時發生。秧苗出現頂蓋時,等到頂蓋的土幹後使用木條等把頂蓋的土打碎,再澆透水讓苗露出地面即可。

7細菌性褐斑病

育苗過程中不注意通風,秧苗徒長的情況下通風,稻葉之間相互摩擦出現傷後有細菌侵入產生的病害。一般不用打藥,注意通風管理。

8多磷症

第一片葉變褐和第二片葉葉尖變褐的情況,適量減少磷肥的量即可。

9藥害

一般是封閉藥的藥害,苗葉深,心葉打絮、扭曲。一般在不影響生長的情況下加強通風,儘可能降低苗床的水分,減少秧苗對藥的吸收,噴緩解藥害的藥即可。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感謝您的觀看和支持,





通道小哥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稻穀的口感,與稻穀中的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含量直接相關:稻穀直鏈澱粉含量高,則口感較硬;稻穀支鏈澱粉含量高,則口感較軟。普通早稻的直鏈澱粉含量大約為百分之二十五,而晚稻的直鏈澱粉含量為百分之十五左右,所以就造成了晚稻的口感要比早稻好。那麼為什麼一般早稻的直鏈澱粉含量會比晚稻的直鏈澱粉含量高呢?我認為與早稻和晚稻的成長季節和成長週期有關:稻穀的直鏈澱粉含量,與土壤結構、肥料、溫度、水分、光照等條件息息相關,在同樣的土壤、肥料條件下,溫度、水分、光照等條件就成為了決定稻穀直鏈澱粉含量的決定性因素。早稻一般在春節過後就開始播種,到四、五月份就開始收割,這段時間在一年當中氣溫較低,水分和日照也不是很充分,再加上成長週期較短,因此早稻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夠充足,從而造成了早稻中支鏈澱粉合成量較少,而直鏈澱粉合成量較高;晚稻一般在五六月份開始種植,一直到十一、二月份才開始收割,這段時間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水分和光照最充分的時段,水稻的成長週期也相對較長,因此晚稻作物的光合作用就足夠充足,從而使得晚稻中的支鏈澱粉含量較多,而直鏈澱粉含量較少。綜上所述,我覺得晚稻比早稻的口感好,主要還是由於它們的生長季節和生長週期造成的,生長季節和週期的不同,造成了早稻和晚稻的直鏈澱粉含量和支鏈澱粉含量不同,從而造成了它們的口感也不同。




土家阿杰


一、首先我覺得大米的口感與大米營養成分和結構有直接關係,而大米的營養結構和成分又與種植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種植環境包括土壤質地、肥料、水分、溫度、光照強度、地理位置等等因素。因此,大米的營養結構和成分的形成與溫度和光照強度關係更大更直接,影響程度更深。
二、早稻一般的品種生長週期稍微短些,整個生長期所獲得的平均溫度比晚要低,光照時間要短,光照強度要弱。這就導致早稻大米營養結構和成分與晚稻大米有相當大的差別,造成口感不同的主要原因。水稻得到的平均溫度越高,光照時間越長,光照強度大,光合作用產物越多越豐富。水稻的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物質包括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等等。平均溫度越高,光照時間越長,光照強度越大,合成的直鏈澱粉越少,支鏈澱粉越多,蛋白質含量越多,氨基酸的種類越多,脂肪酸的種類和含量也越多,大米的口感也就越好,反之,口感就越差。這就是晚稻大米比早稻大米好吃的主要的本質的原因。
總之,晚稻大米比早稻大米好吃的主要原因是種植過程中的溫度和光照不一樣形成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556e130ee084f32b91743ecf9b84ae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