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駐英大使:西方遲遲無法啟動有效措施,是因為體制束縛嗎?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奉行“群體免疫”政策的英國很快成為重災區,也讓在英華人群體的安危受到國內關注。對此,中國駐英大使館採取多項措施,保障華人群體生命健康安全。同時,面對西方對中國發起的輿論戰,在外交第一線給予回擊,維護國家利益和形象。


觀察者網專訪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談談他在英國的“抗疫”情況。


觀察者網: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的情況,請您介紹下目前英國的疫情狀況,英國政府在疫情防控措施上有哪些加強?英國防疫措施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劉曉明:目前英國疫情形勢比較嚴峻。截至4月17日,英累計確診病例108692例,累計死亡病例14576例。英確診病例在全球除中國之外排在第6位,歐洲排在第5位;死亡病例在全球除中國之外排在第5位,在歐洲排在第4位。


由於國情不同,每個國家在疫情應對思路和舉措上也有所不同。為應對疫情,英國政府制定了“遏制、延遲、研究、減緩”分步行動計劃。英政府認為疫情發展目前正處於“延遲”階段,重點致力於延緩峰期、降低峰值。


3月中旬以來,隨著英國疫情快速蔓延,英政府逐步升級疫情防控舉措。目前採取較嚴格的“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和居家隔離措施,要求民眾除必要活動外須留在家中,禁止不同住者2人以上的聚集,關閉除出售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所有商店,關閉學校、餐館、酒吧等;要求出現症狀的民眾全家隔離14天,70歲以上老人和孕婦等高風險人群居家隔離12周。


同時,英防控舉措仍留有一定空間,如每天可外出鍛鍊1次、無法在家工作的人員仍可通勤上班等。英國還通過專門立法,賦予政府應對疫情的更大權限,警察有權對違反禁令者實施罰款、驅散聚會等行動。


從防控舉措看,英政府實施的“保持社交距離”等防控政策正在產生效果。英官方近期表示,全國確診病例和入院人數沒有出現激增,確診病例增長曲線開始趨於平緩,但死亡人數未來2周可能繼續增加,疫情仍未到達峰期。


4月16日,英召開內閣應急會議後稱,目前放鬆嚴控舉措可能加劇病毒傳播,帶來疫情二次暴發,增加死亡人數,也將損害經濟,因此嚴控舉措至少延長3周。從醫療舉措看,倫敦、伯明翰、曼徹斯特等地改造修建了5座“南丁格爾醫院(方艙醫院)”,部分醫院已經啟用,新增床位數約1萬個。英國當前檢測能力在1.6萬人次左右/天,但正在提升檢測能力。預計4月末將提高至10萬人次/天。


我們希望並相信,英方依託其公共衛生體系及科學研究能力、應對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經驗,不斷與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加強溝通合作,有效控制疫情,最終戰勝疫情。同時,我們敦促英方積極落實習近平主席和約翰遜首相在近期通話中達成的重要共識,在抗疫過程中切實保障在英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人員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

觀察者網:我們知道你剛剛送別了山東省赴英聯合工作組,工作組都開展了哪些工作?是否和英醫療專家、政府官員交流?英方如何評價中國抗疫工作?


劉曉明:3月28日至4月2日,中國山東省聯合工作組來英看望慰問在英中國留學生、中資機構人員和華僑華人。工作組由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王華副主任帶隊,包括醫生、心理健康專家等。他們在短短5天時間裡,密集開展了9場線上交流活動,受到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


一方面,工作組服務在英中國公民,傳遞黨和國家溫暖關愛。工作組為在英中國留學生、中資機構人員和華僑華人舉辦了5場“攜手抗疫贏勝利,祖國永遠在身邊”慰問會,在線輔導、直接輔導4000多人次,向他們轉達黨和政府的慰問,宣介科學防疫和心理健康知識,為大家答疑解惑、紓難解困,並向留英學子發放“健康包”,向中資機構人員和華僑華人發放防疫物資。工作組傳遞了祖國的溫暖與關懷,使在英中國公民深受感動與振奮,充分感受到“祖國永遠在身邊”。


另一方面,工作組與英方開展防控診療交流,促進中英抗疫合作。工作組給英方帶來了呼吸機、檢測試劑、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醫療物資援助,並分別與英國衛生部政務次官貝瑟爾勳爵、英格蘭副首席醫務官文心、蘇格蘭地方政府外事局局長懷特曼以及有關醫療專家進行了視頻交流,分享中方疫情防控和診療經驗,有力促進了中英抗疫合作。英方感謝中方捐贈抗疫物資,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表示中方採取有效措施成功控制疫情,有很多成功經驗,英方將借鑑中方有益做法與經驗,期待與中方開展緊密合作,共同抗擊疫情。


觀察者網:山東省赴英國聯合工作組已完成任務回國,但英國的疫情顯然短時間內不可能結束,英政府是否向中國求助?中國還會繼續派專家組來英支援嗎?目前是否已有計劃?


劉曉明:疫情發生以來,中英雙方就抗擊疫情保持密切合作。過去一個多月來,習主席同約翰遜首相兩次通電話,彰顯了中英共抗疫情、共克時艱的堅定決心。


當前,英國疫情形勢愈加嚴峻,急需增加呼吸機,提升國民醫療服務體系應對疫情能力。英方多次請求中方協助英方在華採購呼吸機等醫療設備,中方正積極向英方提供支持與協助。日前,已有750臺呼吸機運抵英國。


此外,雙方還加強專家診療交流以及藥物研發等合作,中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工商界還分別向英方提供醫療物資援助。中方將繼續與英國加強合作、共同戰“疫”,並願根據英方需求提供相應支持和協助。


觀察者網:4月2日,中國組織臨時商業航班赴英,接回部分在英留學生。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劉曉明: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高度關心海外留學人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就做好海外中國留學人員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加強對境外我國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導和支持,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同英國首相約翰遜通話時專門表示,希望英方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維護好在英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的健康安全和正當權益。


在英中國留學人員有22萬。目前大多數留學生仍然選擇留在當地。同時考慮到有一些留學人員、特別是未成年學生面臨無法解決的實際困難,如學校停課房租到期、寄宿家庭監護人為老年人無力照顧、身體不好就醫困難等,需要返回國內。中國駐英國使領館積極會同國內有關部門開通臨時航班接送確有困難的留學人員回國。


根據中國外交部部署,4月2日,駐英使領館協助組織181名在英中國公民搭乘臨時航班回國,其中成年學生27人,未成年學生127人。4月9日,第二次臨時航班運載180名中國公民返回國內,其中成年學生32人,未成年學生137人。4月16日,第三次臨時航班運載184名中國公民返回國內,其中成年學生155人,未成年學生18人。目前,有關人員正按照防疫規定接受入境隔離觀察。下一步,駐英使領館將繼續配合國內做好臨時航班相關工作,為確有困難急需回國的在英留學生提供便利。


觀察者網:除了接留學生回國外,針對仍留在英國的留學生等中國公民,大使館還做了哪些工作?未來會考慮大規模包機接中國公民回國嗎?


劉曉明:中國駐英國使館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重要部署,全力以赴保護在英中國公民的健康安全和正當權益,特別是為廣大在英留學生提供支持。


維護在英中國留學生權益,對其加強防疫指導並提供物資保障。使館同英國教育部門和各高校都建立了熱線聯繫,我給英國教育大臣和154所中國留學人員較多的大學的校長都寫了信,要求他們照顧好中國留學生。校方表示高度重視,將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中國留學生關切的問題。


同時,使館積極籌措並向留學生髮放“健康包”,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目前已有6萬份“健康包”發放到學生手中,使館還將繼續協調國內有關部門調撥更多“健康包”,做到每個留守學生應有盡有。使館還支持全英學聯和各地學聯開展“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活動,建立留學生互助微信群,宣介防護知識,推介遠程醫療服務平臺,轉發英國疫情防控各項規定。

3月29日,山東省赴英聯合工作組在使館舉行留英學子慰問會,與全英及各地學聯代表500多人,通過網絡連線的方式進行交流。4月14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中國駐英國使館共同實施的“手牽手心連心——山東精準支持留英學子抗疫輔導計劃”正式啟動,抽調230多名醫學和心理學專家,組成110個專家組,定點對口為150多所英國高校留英學子提供抗疫輔導。


第二,向在英華僑提供抗疫協助。使館依託在英僑團,發放口罩等防護物資,支持、鼓勵僑團建立志願者網絡,開展中醫志願服務,鼓勵僑團及時向有需要的學生、僑胞提供協助。使館先後兩次舉辦視頻連線活動,安排國內專家與僑胞就防疫問題進行交流。目前,在英18萬華僑總體情緒穩定,安心就地抗疫。


第三,指導中資機構做好防疫工作,保護合法利益。使館積極指導中資機構制定工作預案,建立企業疫情零報告制度,與重點企業保持密切聯繫,幫助落實防疫措施,提供防疫物品、藥品,向他們推薦國內互聯網醫生免費諮詢平臺。


同時,指導中資企業儘量減少經濟損失。我向英國交通大臣、希思羅機場高管反映中方企業訴求,希望英方減免中國航空公司相關費用。希思羅機場首席商業運營官表示高度重視,正在研究措施,降低中國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


第四,加強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力度。使館增開了領事保護熱線和領保專用郵箱,及時發佈疫情提醒,與英內政、衛生、外交等部門保持密切溝通,要求英方及時處理涉及中國公民的求助,及時檢測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和收治確診中國公民,並就因疫情引發歧視案件向英國政府和警方提出交涉,要求英方切實保障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


我認為,居家防護、減少流動是疫情期間最安全的自我保護方式。近期發生多起乘坐航班旅客被確診新冠肺炎。機艙空間密閉、人員密集、旅途漫長,存在交叉感染風險,建議在英中國公民綜合考慮長途旅行風險,根據自身情況慎重做出回國決定。使館將繼續根據國內部署,協助處境困難的中國公民逐步、有序回國。


觀察者網:隨著歐美疫情加重,針對中國的輿論戰也開始升級。最近美國提出擬升級對華為的制裁,歐洲一些國家也開始質疑中國援助他國的動機,認為中國把口罩當成了政治工具。這在國內輿論看來是非常荒謬和無理的一件事情,為什麼歐美此時不想著如何抗擊疫情挽救生命,卻總是針對中國?


劉曉明:隨著全球疫情加重,個別西方政客擔憂的不是疫情下公眾的生命安全,而是中國的努力使得國際形象得到提升。某些國家妄圖通過對中國汙名化,為自身抗疫不力洗白,現在又惡意揣測中國的援助動機。他們並不是把人的生命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卻在意中國模式將超越西方。而當中國無可辯駁地做得更好時,就選擇視而不見,甚至顛倒黑白,汙衊中國“動機不純”。在全球團結合作、共同抗疫的關鍵時刻,鼓譟新一輪抹黑中國、指責中國進行“口罩外交”,不僅毒害了當前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氣氛,更是置各國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於危險之中。


第一,中國對世界抗疫貢獻不容詆譭。面對疫情,中國政府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中國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第一時間對外發布疫情信息、分享研究成果、同世界衛生組織保持良好溝通、同有關國家分享防治經驗、派遣醫療專家組、加強藥物及疫苗研發合作。


中國政府已向14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包括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呼吸機等在內的物資援助。中國的企業正在日以繼夜趕製醫療物資,支援國內國際疫情防控。中國毫無保留地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分享“中國經驗”,盡己所能提供支持和幫助。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擔當和貢獻理應受到尊敬而不是詆譭。


第二,個別人的謊言不代表國際主流民意。中國對世界抗疫的貢獻得到普遍稱讚。多國政要、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表示,中國第一時間向各國和各國際組織提供幫助,充分體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中國的經驗分享增強了各國戰勝疫情的信心;中國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提供支持;中國向有需要的國家伸出援手,體現真正的友誼;中國在當前全球抗疫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願繼續與中國加強合作、攜手抗疫。


約翰遜首相等英國政府高層讚賞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艱苦努力和巨大付出,稱讚中國疫情防控成就,感謝中方支持和幫助,希望借鑑中方有益經驗。英醫學專家稱讚中國第一時間公佈病毒基因信息這一早期關鍵舉措。英各界人士紛紛表達對中國抗疫成效及對世界貢獻的肯定與讚賞。


第三,各國攜手戰“疫”是唯一正確選擇。這場抗疫鬥爭再次證明,人類社會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在不久前舉行的二十國集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當前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眾人拾柴火焰高”,讓我們共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信心,攜手合作,驅散謊言,排除雜音和干擾,早日徹底戰勝疫情,共同維護人類健康福祉,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觀察者網:這次新冠疫情從東方到西方,已經引起對體制問題的反思和爭論。這也是西方的擔憂,害怕疫情打擊到西方民主體制的所謂“優越性”,證明中國的體制優於西方,中國藉此進一步崛起。你怎麼看待西方的這種擔憂?西方遲遲無法啟動有效的抗疫措施,是因為體制的束縛嗎?


劉曉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歐美成為疫情“震中”,引發西方社會不少人對自身體制的擔憂。我認為,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解讀:


首先,中國抗疫工作取得重要成效,充分說明中國的體制優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國內疫情防控在短時間內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這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中國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中國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不斷向前邁進,這些為中國抗疫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其次,西方應該拋棄狹隘和偏見,正視中國抗疫舉措和成就。長期以來,西方一些人慣於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面對疫情挑戰,這些人看待中國體制和抗疫舉措時仍擺脫不了傲慢與偏見,不願正視中國的抗疫成果和經驗,不願反思自身抗疫不力的癥結,甚至還對中國搞“汙名化”,這無助於西方解決自己的疫情問題。中國抗疫既是對中國人民健康負責,也是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擔當,國際社會應該客觀、理性、全面地看待中國發展和中國抗疫舉措。


第三,戰勝疫情需要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越是面臨重大挑戰,國際社會越要超越社會制度、歷史文化和發展階段的不同,加強合作、相互尊重、交流互鑑。中國從不向誰輸出“中國模式”,也從未要求誰“抄中國作業”,中國的發展是為了超越自己。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們需要從不同的文明和制度中尋求智慧,攜手應對。中國願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集各方之力,匯各方之智,同各方分享交流防控有益的做法,積極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儘早共同戰勝疫情,建設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


觀察者網:面對歐美的這一輪質疑和抹黑,中國外交部在回應上也比較強硬,包括此前對特朗普“中國病毒”的回應。作為外交官,在和歐美國家、媒體打交道的過程中,如何做到既不落入他們的話語裡,又能有力地維護國家利益?


劉曉明:疫情發生以來,英國媒體、廣大民眾對中國給予高度關注。英國女王、首相以及各界人士都對中國抗疫給予高度評價。總的看,英國主流社會對中國抗疫的看法比較客觀公正。


作為中國外交官,要講好兩個故事:首先應利用這個機會,向英各界傳遞中國“戰”疫聲音、講好中國抗疫故事。中國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全力抗擊疫情取得重大進展。這讓英國公眾看到一個自信、繁榮的中國,看到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與作為。近期,我和使館同事在不同場合多次發聲,介紹中國相關抗疫舉措,收效良好。英各界人士紛紛表示,中國做法值得“點贊”、經驗值得借鑑。


同時,還要講好中英攜手合作戰“疫”故事。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需要全球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需要各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中英是國際抗疫合作的重要夥伴。習近平主席與約翰遜首相一個多月來兩次通電話,共同傳遞了攜手戰勝疫情的堅定決心。中英正加強防疫信息分享和經驗交流,加強科研攻關合作,支持二十國集團、世衛組織等發揮重要作用。可對兩國公眾多講、講深、講實這些理念和故事,表明越是面臨挑戰,中英越要展現擔當,守望相助,排除雜音和干擾,為雙方合作增加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