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致力打造全国高油酸花生生产大县

长城网邯郸讯(记者霍文龙 通讯员马顺利 冯军兵)大名县是全国驰名的“中国花生之乡”,“全国油料基地县”。花生产业是该县的主导产业,常年播种面积达35万亩,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总产10余万吨,面积、总产均居河北省第一位。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名县花生产业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品种老化,结构单一、种植效益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从2017年开始,在省农科院粮油所的大力支持下,引进试种了高油酸花生,该品种油酸含量远远高于普通花生,并且耐储藏、口感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不仅能有效解决花生产业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而且将直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为此,大名县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到2022年实现全县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平均亩产350公斤以上;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建立2-3个高油酸花生种植新型经营主体,5个以上千亩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大批高油酸花生种植专业村、示范村;升级或新建2-3个规模以上的高油酸花生加工企业和2个以上拥有经营权的高油酸花生种子加工企业,辐射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力争高油酸花生种植、种业、加工、贮运、包装、销售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以上,把大名县打造成为全国高油酸花生生产大县。

以被国家批复为“国家花生区域性良繁基地县”为契机,大名县利用三年时间,做好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试验示范、提纯复壮,防杂保纯,建立完善的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体系,确保种子质量,保证种子纯度。同时,为省内外高油酸花生发展提供优质种源;积极扩大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到2022年在金滩镇、张集、北峰、孙甘店、束馆、埝头、西付集、红庙、龙王庙等乡(镇)重点建设1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同时辐射带动全县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开展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该县“高产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业创新驿站建设,稳定和完善企农科研院校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专家服务团+科技服务站+科技特派员+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大力推广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集成技术模式,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花生产量和平品质;加大项目资金扶持。从今年开始,每年通过实施、整合、筹措相关项目和资金,对种植高油酸花生的一般农户、种植大户和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补贴,在工作中对“一村一品、整村推进”的村、贫困村或100亩以上规模种植的种植大户、生产经营主体要优先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对一般种植户物化或服务(种子、肥料、病虫害防治等)每亩补贴100—200元;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或经营主体,除享受一般种植户补贴外,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奖励一定数额的物化或服务(种子、肥料、病虫害防治等)补贴。在此补贴基础上,其中贫困人口需加大补贴的,可由财政、扶贫等部门另行制定补贴办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利用相关项目,扶持一批高油酸花生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搞好高油酸花生生产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农技(统防统治)、农机(播种、收获)、购销等环节统一服务,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帮助农民和经营主体统一采购高油酸花生播种、田间管理、收摘、清选加工、统防统治等专用型机械设备,推进花生种植全程机械化;加快土地托管进程和高油酸花生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农民共享收益的有机统一;推进花生特色小镇建设。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积极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休闲宜游的高油酸花生特色小镇,推动高油酸花生产业向特、精、强发展,向外展示大名高油酸花生魅力,提高大名县高油酸花生产业附加值和知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