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手册》:从4个维度管理精力

《精力管理手册》:从4个维度管理精力


《精力管理手册》是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书籍,作者张萌用自己的实践经历总结出一套管理精力的方法。全书从体能、情绪、思维和意志力四个方面,讲解了如何去管理和提升我们的精力。

什么是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效率管理并称为“效能三角形”

时间管理,本质上是指你要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迅速灵活的切换个人角色,以求腾出和拥有更多的可控时间;

效率管理指你要提升单位时间内你做事的质量和数量;

而精力管理是对前两者的综合,即支撑你在拥有更过时间的同时保持高效率,进入心流时刻与忘我的体验中。

何为心流时刻?

心流时刻是指当你在做一件事时,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把事情从头到尾完成好,且这样的过程让你感到开心、充实以及满足。

《精力管理手册》:从4个维度管理精力


精力管理的4个维度,包括体能、情绪、思维和意志力

  • 体能:好体能是高效能的基础

百度词条对体能的定义---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柔韧性等运动素质表现的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运动能力,同时它的表现是多方位的。

“体能”不仅仅是个简单的体育名词,它还是精力管理的基础,体能并非天生,它是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升的。

本书的作者张萌,被人称作是“电动小马达”,像一个能量十足的小太阳。她能穿着七八厘米高跟鞋,一连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但状态始终在线。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并非人人都能胜任,如果没有过硬的体能是做不到的。

而张萌的体能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状态。2016年,在她创业的第三个年头,她生了一场大病,人生陷入低谷。那段时间,她把时间都花医院里,她感到特别的痛苦,无比焦虑。直到遇到了她认为跟他学习最有效的健康管理导师——华尔街英语创始人李文昊博士。李文昊博士告诉张萌,自己在40岁的时候,也曾跟她一样,也曾遭遇到人生的低谷期,但他通过自学与实践自愈了,而且健康状况一直很好。李博士很慷慨的教会了她在平衡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很多技巧,帮助她打开了通往精力管理的大门。

后来,张萌给自己安排了150天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饮食、休息、运动等。按照这样的方法,最后,她的病居然康复了。

张萌说,30岁之后的自己状况远胜于20多岁。现在的她,虽然每天工作强度很大,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但她会雷打不动地每周进行四五次泰拳与其他健身训练。

一年进行300多场全国巡回演讲;

每年阅读100~300本书;

连续创业,带领3家公司不断向前冲;

走访44个国家,连续8年每年出版一本书;

坚持早起20年......

我想,现在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张萌能在工作中有如此充沛的精力了。正是因为张萌在人生的低谷期,选择了重整旗鼓,开始学习,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能,并保持充沛的精力,于是迎来了人生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时刻。

体能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适应万事万物的能力。

《精力管理手册》:从4个维度管理精力


  • 如何应对体能不足?

没有锻炼习惯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稍微干点体力的工作,就会感觉腰酸背痛。

越是没有体力,精力就消耗得越快,工作效率就越低下,你的时间就越无法掌控,而缺少锻炼正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那么,为了锻炼自己的体能,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呢?

如果把体能比喻成电池,那我们的体能就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第一点充电,第二点是耗电,第三点是蓄电,耗电决定了体能的消耗,蓄电决定了体能的维持。实际上,这三点中的每一点都有其内在的方法论,把握好这三个方面,并坚持做到,就能提升我们的体能。

1. 充电

充电,可以从力量、耐力、灵活性和恢复力这四个维度来理解。

力量。力量决定了一个人的爆发力,就像跑步比赛最后一米的冲刺,其实就是一个人力量大小的体现。

耐力。耐力是否持久,取决于你平时的训练。

如果你的训练时间足够久,耐力也就会较大,你就拥有了持久力。就好像你刚学习跑步,一开始可能跑几百米就会气喘吁吁,但如果坚持跑,你就会越跑越轻松,距离也会越跑越远。

灵活性。灵活性指一个人快速反应的能力

恢复力。它是一个人的静态恢复能力。比如运动后,我们可以用深呼吸的方式,让自己体内最大限度的吸入氧气,让自己快速恢复体力。

对于体能训练来说,你可以从这四个角度入手,全方位地提升。

2.控制耗电

控制耗电就是控制自己每天、每时每刻的情绪释放。当人的情绪激动时耗电的速度也就加快,很快你就没有体力做任何事情了。所以为了保证耗电的节凑,我们必须做到要少生气,甚至是不生气。

3.蓄电

蓄电的本质是一个人的习惯。当一个人习惯了做一件事后,做事就会十分轻松,而且节省了思考的空间。因为思考本身也是非常耗能的。本质上养成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电力的消耗,也就完成了蓄电的工作。


《精力管理手册》:从4个维度管理精力


  • 情绪:懂得控制情绪,才能活力十足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觉得阴霾笼罩,情绪很不好,本来计划排的满满的,因为情绪问题最终什么也做不了;或者是遇到一些与自己毫不投机的人,本来该一鼓作气干好的事,最好因为赌气甚至没有办法开始。

其实,人的情绪会持续的受到外界的影响

张萌在书中提到自己曾经是一个很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在她的“复盘笔记”中,有一条是:为什么你没有做完计划中的事。当她经过统计多数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不行或效率低下,而是因为她在开始做事之前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绪突然爆发,之后就完全没有力气开始做事了,导致这件事要么被拖延,要么压根不做了,她发现,90%以上的事情都是因为情绪失控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从精力管理角度来讲,面情绪代价过高,不但会让我们效率低下,还会迅速消耗我们的精力储备。

当你面对负面情绪时,你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那该怎么做呢?

其实,压力转为为动力的唯一方法,就是获得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相对应的正面情绪包括冒险和拥抱机遇。

我们无法改变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在认知方式。

《精力管理手册》:从4个维度管理精力


  • 思维:正向思考变换思维频道,重塑你的思维通道

体能是情绪认知的基础,思维认知本质上也是精力的基础。

重塑你的思维通道也就是让一个人的思维精力得到休息和再生。就好比你训练自己的肌肉一样,每天要不断的训练才能让它充血,得到休息,再进行训练,其本质就是一个自我训练的过程。如果你缺乏“思维肌肉”,那么你可能就会有一些不良表现,比如注意力涣散,过于悲观、思维固化、目光狭隘等。

那么,如何通过正向思维变换思维频道,重塑你的思维通道,避免思维对精力的耗费呢?

先要弄清楚一个基本点--体能是情绪能力和思维精力的共同基础,体能决定一切。如果没有体能,你的情绪管理就会失控,思维自然也不会得到优化和提升。

1.培养较现实的乐观主义精神

培养现实的乐观主义精神,首先要具备看清现实本质的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现象,除去表层现象带来的情绪认知,比如你开心或不开心,直面事物的本质,找到其真正的原因。

打个比方如果一对夫妻关系不好,那关系不好的本质是夫妻俩的性格本身的问题,还是外部因素造成的,性格问题可能让双方缺少沟通,外部因素有可能是因为婆媳矛盾,这需要透过表象找到真正的原因。在现实乐观主义精神的指导下,看清本质的能力自身就属于现实的一部分。

什么是乐观主义精神呢?大多数人遇挫折就会选择放弃,乐观主义的根本表现就是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朝着目标积极进取。

如何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平时可以多和积极乐观正能量的人交朋友,多从事有益的娱乐与教育活动,改变你的习惯用语,比如不要说说“我今天很累,而要说”忙了一整天,现在心情真轻松。"经常使用积极的自动提示语,比如,"如果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我就能做到。”

2.培养自己 的专注力。

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可以借鉴这种时间工作法。第一步: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给自己设定专注的闹钟。时间上,先从10分钟、20分钟开始设起;任务上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比如10分钟不看手机等。第二步,时间上,提升到30分钟、40分钟;任务上挑战一些专心看书,专注一项工作或一项运动等。第三步,把每项任务坚持21天,直至累加到100天,就是百日挑战。第四,如果可以,可以到微信群和大家一起打卡分享坚持,当你完成百日挑战后,你会遇见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自己,因此也会对自己信心大增,顺利而为,这样你就会想着更高的专注挑战。

3.定期梳理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清晰的思维能力。

英国一家实验机构统计,一个人一天会产生6万个想法。但实际上,当我们的想法太多造成思维混乱的话也是非常消耗精力的。

平时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定期梳理,养成一些做事的好习惯,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做事情按顺序排列,记账记录自己的财务支出状况等。


《精力管理手册》:从4个维度管理精力


  • 意志力:热情、毅力、承诺缺一不可

一般人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由于产生不了满足感,成就感,再加上日常生活的过于分散,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尤其手机等电子产品,内心深处容易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

使自己陷入一种强迫的状态,如果始终无法从自己所做的事中得到收获,产生快乐,且此快乐不能比较明显大于你在其他事情中获得的快乐,那么每次你只能以痛苦的逼迫自己开始,痛苦的消耗掉 自己的精力而结束。

但人的本性又是贪图安逸和享受的,所以这时就需要我们去给自己增加价值,给意志力充电。

如何给自己的意志力充电?

意志力的三个关键词是热情、毅力和承诺,翻译成我们能听懂的书法就是爱、坚持和拥有目标并接受监督。给意志力充电这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热情是指这件事能够激发你的积极情感,让你充满期待。

第二,毅力。毅力指的就是你愿意奉献,无条件的持续坚守的力量。

第三,承诺。承诺就是你设定目标,并准备调动资源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我看来,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就能适应任何一种生活。其次,就是设定目标并建立一些良好的习惯,让好习惯变成像我们吃饭刷牙一样的日常行为,最后就是要在忙里偷闲找到可以让自己放松的休息方式。

总结,以上就是精力管理的四个方面,希望我们都能通过精力管理,助力自我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