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公冶長》中,能就你感受最深的幾個章節自擬主題談談自己的閱讀感悟嗎?

淡定丫11


人到無求品自高

《論語·公冶長》中講到一個人,子曰:吾未見剛者。或曰:申棖 。子曰: 棖也欲,焉得剛?意思說孔子有一天在感嘆,怎麼就沒見過一個夠得上剛強的人呢。有人就說,有啊!申棖,他不是很剛強嗎?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有慾望,怎麼能說是剛強呢?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如果有慾望是剛強不起來的。

孔子的見解確實深刻。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個人不管你人品、學識、修養、見解、格局多好多大,只要你有慾望,你這輩子怕是很難站起來了了。

這方面例子舉不勝舉,我們不必遠證史書,眼前的事情就足以說明。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震驚世人,主犯賴昌星更是語驚四座,他說不怕官員有多清廉,就怕他沒有愛好。只要有愛好,通通可以拿下。愛財的送給你錢;好色的送美女;玩高雅的送字畫;喜收藏的送古董……總之,投其所好,所向披靡,上至省部大員 ,下到地方小吏,大小通吃。觸目驚心啊!

有求皆苦,無欲則剛。歷史上那些真正剛強的人,個人修養真是到了無慾的境界 ,“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友”,誰拿他也沒辦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頂天立地!


秀雲涵天


野狐試答

題主好,《論語·公冶長》共計28章,內容以談論仁德為主。就其中三章,野狐談談自己的理解感悟。

一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桴(fū)就是木筏。孔子的政治主張得不到實施,理想無法實現,孔子也會發牢騷的,他說自己要乘木筏漂流到海上隱居,離開這個混亂的世界。孔子發牢騷的時候,子路一定子身邊,孔子也就順便帶出了子路,“從我者,其由與!”這既是對子路忠勇的嘉許,更是道不行的慨嘆之詞。可子路沒聽懂,只理解了老師對自己的讚許,高興得不得了,以為真要帶他出海。孔子應該是又傷感又氣又好笑吧,他只好說:子路好勇是超過了我,可他不會裁度事理。意思是說子路勇有餘,謀不足,不明白他真實的想法,和內心的傷感。

“自古聖賢皆寂寞”,孔子是寂寞的,是孤獨的,弟子中真正理解孔子,真懂孔子的也就顏回一人而已。可惜,顏回早衰而亡,顏回去世,孔子哭的很傷心,說“天喪予,天喪予”,孔子哭顏回,更是哭自己。曲高和寡,知音難得,孔子註定是寂寞孤獨的。




二 5•11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論語》中的章句都是有一定的情境,有的情境從章句本身可以看出一些,很多情境只能揆情度理的去推測了。

孔子當著弟子們的面感嘆世上沒有剛正的人,這句話可能是對當時某種現象而發的感慨。弟子中馬上有人回答說“弟子中就有剛正的人,申棖(chéng)就算一個。”

孔子搖頭說“申棖有貪慾之心,怎麼能夠做到剛正呀?”

無欲則剛這個成語就出自於此,知人識人莫若孔子,他明於天道,深諳人情事理,從細微之處能看到大節。事實也是如此,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生……一個人如果慾望多,怎麼會廉潔自律,剛正不阿,從古到今,無不如是。


三 5•20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就是季孫行父,魯國正卿,“文”是他的諡號。子貢曾問孔子他何以能得“文”的諡號。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這個季文子做事過於小心謹慎,每件事都要考慮多次才做決定,孔子說考慮兩次就可以決定了。

雖是評論季文子,實為教育弟子如何做人處事。做人處事,孔子強調的是中庸,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做事過猶不及,都會出問題。冉有和子路問孔子“聽到一句話,是不是應該馬上行動”,對急躁魯莽的子路,孔子說“急啥,回家先和你父兄商量一下,再決定。”對比較墨跡的冉有,孔子就說“聽到了應該做的,不趕快行動還等什麼。”可謂因材施教。

急躁和拖沓都不是好的習慣,當年實力雄厚的袁紹最後被曹操幹掉了,滅亡的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多謀寡斷的性格。有啥病開啥藥,孔子算是個好醫生啦。

《論語》屬於語錄體,單獨的章句有時很難理解。讀《論語》,就要通讀,要結合《孔子家語》等先秦典籍來讀。比較多的理解了孔子,也就好理解這些章句,理解這些章句,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孔子,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野狐習禪


《論語·公冶長》共二十八篇,評價人物居多,主題討論仁德,兼及修養、教育、政事等問題。本文選取其中的兩章簡單談一下“仁”。

《論語·公冶長·八》: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解義:孔子之學,以“仁”為最高道德。魯國的執政大夫孟武伯,向孔子詢問三位孔門弟子是否具備了仁德的條件。孔子分別回答:子路長於軍事,故子路可以擔任千乘大國的軍事首長;冉求長於行政,故冉求可以擔任千室大邑的邑長;公西華言語便捷,善於外交,可以勝任外交官。但對三人是否已經達到了仁德的修養境界,孔子並不願意肯定回答,只說“不知其仁”。一方面,說明孔子對仁德的要求極為嚴苛,不輕許人;另一方面,也可見孔子對其弟子的才華瞭解深刻,一有機會將把他們推薦給朝廷而讓他們一展長才。

《論語·公冶長·十九》: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也?”子曰:“忠矣l”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至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I”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解義:楚國令尹子文,三次仕為令尹,面無喜色;三次卸職,面無慍色,不為得失而改變初衷,仍將令尹在任時重要的政務,一一轉告新令尹,以民生為念。子張由是文於孔子,孔子以“忠”於職守加以評定。齊國陳子文當崔杼弒君,無力討賊,放棄財產車馬,不圖私利,悄然去國。在他國見其執政者與崔杼相同,乃三度去之他國。子張問於孔子,孔子以“清”於其身加以評定。至於孔子不認為二人為“仁”,足見子文與陳文子仍有缺失,還不足以當於“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