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蕁麻疹(遇冷就長紅疹)這是一種是什麼皮膚病?

前幾天無錫下雪又下雨,陰冷的天氣讓很多人感染了流感。寒冷性蕁麻疹病人也明顯曾多,所以今天來講講這種皮膚病。

寒冷性蕁麻疹顧名思義是病人在接觸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質後,受冷區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

寒冷性蕁麻疹(遇冷就長紅疹)這是一種是什麼皮膚病?

寒冷性蕁麻疹

這種疾病是蕁麻疹分型中常見的一種類型,多見於女性,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

遺傳寒冷性蕁麻疹:

遺傳寒冷性蕁麻疹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女性多於男性,可從嬰幼兒開始發病,隨年齡增長症狀逐漸減輕,但可持續一生。

臨床表現:

表現為遇寒冷刺激數小時後,在暴露部位出現風團或紅斑性丘疹,直徑<2cm,局部有瘙癢、燒灼感,病變不累及黏膜。可出現發熱、惡寒、關節疼痛、肌痛、腹痛等全身症狀。一般在受涼後30分鐘至3小時發生,可持續48小時,接觸冷空氣比冷水更嚴重。

獲得寒冷性蕁麻疹:

獲得寒冷性蕁麻疹患者約1/3有遺傳過敏史。常從兒童開始發病。

臨床表現:

在氣溫驟降、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於暴露或接觸部位發生風團或斑狀水腫,可持續半小時至3~4小時才消失,嚴重者身體他處也可累及。並常發生類似組胺性休克的全身症狀,如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該病患者若在游泳時發生,可致寒冷性休克甚至溺水致死;若進冷食時可引起口腔和喉頭腫脹導致呼吸困難,嚴重者發生室息死亡。

常見發病部位依次為臂、手、部,小腿和臀部,症狀多為短暫性,常在數月內自行消失,有的症狀常在受寒處皮膚復溫後發生。

治療:

1、抗組胺

風團是蕁麻疹的典型特徵,引起風團的直接原因是皮膚真皮層局部水腫。組胺可引起毛細血管後小靜脈內皮細胞收縮,通透性增加,產生水腫。所以組胺是引起蕁麻疹的主要介質。

因此治療寒冷性蕁麻疹臨床常用抗組胺藥物,這類藥物可以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效果明顯。但很多抗組胺藥物具有副作用,應選擇副作用小的藥物。

2、中藥治療

蕁麻疹是一種易反覆的疾病,長期服用西藥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還容易產生抗藥性。所以臨床治療中,我常用中藥系統治療,增強患者體質,避免反覆發作、長期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