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木匠不做齐头料,屠夫不杀五爪猪”,这种说法可信吗?

过去在农村,木匠和屠夫是两个很吃香的手艺人,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若是想打个家具,杀头年猪,那是一定要上门相请的,得给足了面子,万万不敢怠慢的。

俗语:“木匠不做齐头料,屠夫不杀五爪猪”,这种说法可信吗?

谁让人家有手艺呢,这顶呱呱的手艺就是“面儿”。

有面儿的人自然讲究就多。这里所说的“木匠不做齐头料,屠夫不杀五爪猪”,就是其中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从这句俗语的字面上理解挺简单的,木匠打制木器时,对木料的要求是有说法的,即宁可长一寸,不可短一厘,不长不短的齐头料,刚刚好还是不行。

也许你会想了,这木匠师傅真是难伺候,木料短了不行没有错,为啥长短恰好的也不行呢?

俗语:“木匠不做齐头料,屠夫不杀五爪猪”,这种说法可信吗?

莫非是木匠师傅的手艺不精,抑或故意浪费木料,其实你是大错特错了。

大家知道,树木伐倒,再用大锯分成大小不一的木料,然而,木料含有相当的水分却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放置一段时间,木料中的水分也难以蒸发贻尽,多少还会有些缩水的。

若是使用严丝合缝的齐头料,看着省力省事又省料,殊不知极易因木料缩水而造成尺寸变小,导致榫舌和榫槽不相对应,榫卯结构自然也不能顺利的组装起来,反而会更误工费料了。

俗语:“木匠不做齐头料,屠夫不杀五爪猪”,这种说法可信吗?

因此,木匠师傅在备料的时候,都会留有一定的富余尺寸,就是为了避免万一木料缩水,导致前功尽弃,想补救一下都没有办法,要不怎么会有“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的说法呢。

接着,再说“屠夫不杀五爪猪”有啥讲究?

按理来说,屠夫一辈子天天都在干着杀猪的营生,吃的就是这口饭,见惯了血淋淋的场面,什么样的猪没见过,为啥遇上了这五爪猪,反而动了慈悲心肠,有了好生之德呢?

俗语:“木匠不做齐头料,屠夫不杀五爪猪”,这种说法可信吗?

其实这是封建迷信的思想在作祟。

以前的人,科学意识淡薄,凡是见到了异常的情形,都会心生忌惮之心,这五爪猪便是猪中的另类,屠夫极少见过的,难免心里会犯嘀咕。

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猪蹄大都是四个脚趾,这平白多出一个脚趾,自然是古怪畸形。若是一刀捅下去,冲撞了什么,岂不是惹祸上身,自寻倒霉呀。

何况民间向来就有“天生异象,非妖即怪“的说法,为此,有关五爪猪的一些传闻不径而走,更增添了其中的神秘感。

俗语:“木匠不做齐头料,屠夫不杀五爪猪”,这种说法可信吗?

一种说法是五爪猪是上界的五爪金龙,因为犯了天条被贬下凡,不慎转世投到了猪胎。屠夫再怎么凶恶,也断然不敢冒犯神仙的。

另一种说法是,五爪猪是人的亡魂投胎转世。理由是和人一样有五个脚趾,如此一说,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别说杀掉了,看上一眼恐怕心里都会打颤的。

因此,凡是遇到了五瓜猪,不仅屠夫不敢杀,主家也不敢怠慢,大扺只有两种选择,要不好生喂养直至善终,要不野外放生,随它自谋生路,切不可杀了吃肉,以免招致祸灾。

俗语:“木匠不做齐头料,屠夫不杀五爪猪”,这种说法可信吗?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这种荒唐可笑的迷信说法早就不攻自破了。

据专家介绍,“五爪猪”只是猪外形的一种生物体变,猪肉品质与一般猪无二,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由此可见,“木匠不做齐头料”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是值得釆信的;而“屠夫不杀五爪猪”,却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谬论,应该坚决摒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