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2019世界衛生統計年鑑》顯示,日本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是83.7歲,其中,女性為86.8歲,男性為80.5歲。

每年全球壽命統計中,日本已連續多年排在第一。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第1件:愛吃海產品

日本是一個島國,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人們愛吃海產品,如三文魚、巴沙魚、金槍魚、鰻魚等。

調查顯示,一個沖繩人每年會吃100多公斤的魚。

日本人愛吃的魚類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Omega-3脂肪酸,一種身體必需脂肪酸,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幫助。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第2件:吃飯八分飽

日本人吃飯方面,堅持八分飽,不吃撐,給胃留下一定的空間,便於消化。

日本人吃飯時,都用較小的盤子,每一樣食物都不多,吃的種類多。

吃得多少,與身體健康有很大關聯。如果經常吃得很飽,就會增加胃腸道的消化負擔,還會使食物在胃裡的時間延長,不利於消化吸收,時間長了,容易誘發胃腸道疾病。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第3件:吃的種類多

日本人吃飯時,種類比較多,看到他們的便當就知道,每頓飯都很豐富,有水果、蔬菜、雜糧、魚、肉等食物,營養十分均衡。

而國人飲食結構上,比較單一,以碳水化合物攝入為主,簡單說,主食類吃得比較多,日積月累,就會使營養素攝入失衡,增加肥胖、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第4件:吃飯時細嚼慢嚥

日本人吃飯講究小口吃飯、細嚼慢嚥,這樣能將食物咀嚼的更碎,還能與唾液充分混合,便於消化吸收,減輕胃部負擔。

吃飯吃得慢,咀嚼的細,能有更多時間傳遞給大腦“吃飽”的訊號,以免吃得太快,容易吃撐。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第5件:吃鹽少

在1975年,日本就開始重視國民減鹽問題,併發起了一系列減鹽活動。

比如,不喝太多味增湯,吃拉麵時不喝湯,炒菜或燉菜時最後放鹽,大大減少鹽的攝入。

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倡低鹽飲食,所以,日本人非常重視飲食上,鹽分的攝入,這樣利於控制血壓,減輕腎臟負擔。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第6件:留住食材本味

日本人更重視食材的原汁原味,他們在吃刺身、沙拉等菜餚時,會選用接近原生態的食物,如吃生魚片、或通過蒸煮等方法簡單加工,儘量保持食物的原有口感。

很多食物在烹飪時,多數會選擇蒸煮、水煮、生吃等方式,能減少營養素的流失,還能保證食物新鮮的口感。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第7件:多吃蔬果、穀物

日本的飲食也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但它們的主要來源是蔬菜、水果、穀物,所以,身體的吸收會比較慢,還可均衡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粗纖維。

日本沖繩人更健康長壽,主要是他們每天攝入9-17份水果和蔬菜,其中水果為2-4份,蔬菜為7-13份。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第8件:控制腰圍

日本人享受美食,同時也會重視自己的腰圍,主要與他們的法律規定有關。

企業必須每年對40-75歲的員工進行腰圍檢查:男性≤90釐米,女性≤85釐米。

如果腰圍超過要求,人們必須檢查血壓、血糖、血脂指標,若有一項不合格,就會被列入代謝綜合症危險人群;兩項不合格,會被列為代謝綜合症患者。

俗話說:腰帶越長,壽命越短。肥胖人群,尤其是肚子胖的人,身體內臟脂肪可能超標,會影響各器官功能,易誘發疾病。

為何日本人壽命最長?與“吃”有關,做好8件事,你也能健康

小結:日本人能長壽,主要與“吃”有關,若你能做到以上8點,或與長壽有緣。除此之外,想健康,還要邁開腿,擁有良好的心態,充足的睡眠等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