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相較於完全清晰的真相本身,令眾人感到好奇並願意為之不懈探尋的,往往是該事件背後隱藏的謎團。實際上,明確的尋找到事物的答案並非是最難以企及的,想要了解錯綜複雜的背後隱情其實更為艱難。

常人看來,離奇的事物普遍具有匪夷所思的過程和無法被人理解的結局,若是兼具兩者特點,引起軒然大波也在所難免。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身為大國總理,私自外出從事游泳運動本就是大忌,可偏偏福無雙至而禍不單行。這位總理此後不翼而飛,也在當年成為世界懸案。而政府對該案件的草草瞭解和後續各方觀點的推出,讓案情陷入迷霧之中的同時也籠罩了神秘的陰影。

此人就是澳大利亞前總理哈羅德·霍爾特,比起他的政績和表現,人們似乎只記住了他下海游泳遭遇巨浪後、長達53年的失蹤事件,至今這起事件已成未解之謎。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熱愛游泳的總理

凡事皆需適度,無論愛好或是追求,一旦突破限制則必然將過猶不及。游泳作為現代社會最受歡迎的一項運動,長期以來也同樣能夠受到世界各國的推崇

能夠將游泳作為愛好持續在生活中延續的人,其行為看似也無可置疑。可若是受到身份的限制和警示,仍舊不管不顧並引起狂熱追求的話,必然不會被人理解。相傳當年澳大利亞的第17任總理霍爾特就是一名游泳狂熱愛好者,同時他對於潛水的執著似乎超越了常人的理解。

一般情況下,作為國家領導人或是政壇領袖,保證自身的安全健康是對大眾必須做到的承諾。能夠培養健康良性的愛好是放鬆生活狀態的首選,可若是顧此失彼,後果也將難以估計,顯然霍爾特對於游泳或潛水的青睞,就遠遠超過一般愛好的程度。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早在多年前,這位總理就頻繁出現在當地的各個海域,並且在數年間樂此不疲。且不論其愛好對於工作的得失與否,在局勢動盪的時期,作為總理的霍爾特外出游泳的行為也充斥著難以想象的危險。

1966年作為總理執政以來,霍爾特就作為親美派與蘇聯抗衡。而後因為美越戰爭的發動,霍爾特又充分表現了對美國的支持,這一度讓他樹敵頗多。

多種跡象表明繼續自己極端的外出游泳愛好,將有百害而無一利,可霍爾特一貫對此不屑一顧,這也為其後續的失蹤埋下了伏筆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意外失蹤,一切成謎

很多時候一旦形成對於事物的依賴,隨之養成的也將是根深蒂固的僥倖心理。這樣的精神狀態必將持續造成惡性結果。毫無疑問,生性固執的霍爾特就沒有及時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所在

不管外界環境如何,游泳計劃不能被耽擱。1967年12月17日上午,滿心歡喜的霍爾特再次找到了空閒的時間,並打算通過在海中游泳放鬆身心,他與自己的緋聞女友二人就徑自前往了墨爾本南部的切維厄特海灘。

這片海域是霍爾特多年來最喜愛的游泳場所,因為對於這裡過分熟悉,他甚至遺忘了當天的氣候環境並不適合長時間海上游泳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游泳遇到風浪之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直接返回。可作為總理的霍爾特往往對自己過分自信,甚至忽略了危險存在的可能。在所有人的勸阻之後,霍爾特堅持向深水區前進。即便是一眾保鏢在身後隨行,可前方的情況仍是難以捉摸。

意外總是不期而至,正當霍爾特專注於游泳時,一個巨浪瞬間打來。所有人都在躲閃不及之下短暫失去了行動力。可奇怪的是,浪頭過後,總理卻在眾目睽睽之下消失不見了,僅有一隻泳帽留下海面。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重要人物的失蹤,帶來的也將是空前的轟動。好好的一個大活人,為何只是經歷了一場海浪,結果卻一去無回,實在惹人懷疑。

即便如此,澳洲還是出動了海陸空軍隊和最為先進的設備一同搜尋總理的下落。遺憾的是,就算如此搜尋手段,也難以找到他的疑似下落。僅兩天後,澳大利亞政府就匆匆宣告了總理溺亡的消息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真相不明,眾說紛紜

霍爾特失蹤已長達53年,其人至今未找到,對於霍爾特的下落和這樁離奇的失蹤案,世界給予了廣泛的關注並提出了眾多的假設

因為沒有切實的證據能夠否定任意觀點的正誤,任何荒唐的結論事實上都有著可能。一部分人甚至認為美國中情局就是背後真兇。可奇怪的是,作為親美派的霍爾特似乎沒有理由受到美國的厭惡。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可實際上當時美國正值越戰後期,傷亡慘重的同時也讓霍爾特看到了敗局將現。所以也在此前表示了自己的退縮心理。可若真是如此,美軍如何到達澳大利亞完成這般天衣無縫的暗殺,也成為了新的謎團,因此,這番假設不足為信。

同時,另一觀點基於當時的局勢提出霍爾特自殺的可能性存在。同樣因為戰局的改變,反戰的聲音也逐漸佔據了主流。作為一貫支持美國的總理,必然會受到民眾的譴責。那麼在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之時,自殺的舉動也未嘗不會出現。

澳大利亞總理霍爾特,1967年游泳遭巨浪,失蹤53年未找到

當然,此等假設皆是基於合理事實的分析。可很多時候,離奇案件的真相背後也許是更為離奇的經過。有的人就嘗試將霍爾特的失蹤與海洋生物的襲擊或是其他國家聯繫在一起。當然,啼笑皆非的猜測是永無止境的,答案只有在明確的證據浮出水面之時才能隨之揭開。

探尋真相是瞭解客觀事實和世界的最佳方式,可往往眾人關注的重點卻停留在天馬行空的猜測和引人入勝的假設之中。唯有堅持內心的選擇和客觀的判斷,答案才可能最終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