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尼洛夫給了布爾什維克一個絕佳機會,列寧拍板:“絕不妥協”

克倫斯基的倒行逆施,並沒有嚇倒布爾什維克。

1917年7月26日,布爾什維克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第六次代表大會在彼得格勒召開。列寧沒有出席這次會議,但是他給大會的信件中強調,無產階級要通過新的革命道路將政權奪取政權。

在這次會議之後,布爾什維克的力量迅速增長。面對這樣的局面,克倫斯基決定強硬出擊,在一次演講中,他宣稱要用“鐵血手段”鎮壓反對政府的各個黨派,布爾什維克,更是政府重點打擊的對象。

面對克倫斯基的表態,布爾什維克迅速做出了反應。很快,莫斯科爆發了約40萬人的罷工運動,這座曾經熙熙攘攘的大城,就此變成一座死城。

就當克倫斯基準備反擊時,他的後院起火了。臨時政府總司令科爾尼洛夫向克倫斯基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克倫斯基辭職,由科爾尼洛夫擔任政府總理並組織政府,克倫斯基可以在新政府中擔任教育部長一職。

科爾尼洛夫給了布爾什維克一個絕佳機會,列寧拍板:“絕不妥協”

(科爾尼洛夫)

對此,克倫斯基當然不會同意,雙方矛盾不斷激化。8月25日,科爾尼洛夫稱彼得格勒發生騷動,自己要率領軍隊和另一支哥薩克隊伍去平叛。為了防止“傷害”到克倫斯基,科爾尼洛夫稱,克倫斯基可以到他軍中來,他將保護其安全。

面對克倫斯基咄咄逼人的態勢,克倫斯基憤怒了。在8月28日,他發表了《告全體公民書》,指責科爾尼洛夫陰謀奪權,並解除了總司令職務。對此,科爾尼洛夫決定不予理睬。

看著科爾尼洛夫油鹽不進的姿態,克倫斯基決定藉助蘇維埃的力量。雙方達成協議之後,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了《告被科爾尼洛夫矇騙的士兵書》,要他們認清科爾尼洛夫是在試圖“推翻革命的政府”並“逮捕敬愛的軍隊領袖克倫斯基”。

而就在這份文件發出之時,布爾什維克也發表了《告彼得格勒全體勞動人民、全體工人和士兵書》。它強調了臨時政府的軟弱,無力鎮壓科爾尼洛夫叛亂,只有革命才能拯救國家。

這幾份公開信還是有效果的,科爾尼洛夫的叛軍們軍心頓時渙散,這場叛亂也就此平息。科爾尼洛夫被臨時政府逮捕。

科爾尼洛夫給了布爾什維克一個絕佳機會,列寧拍板:“絕不妥協”

(列寧)

8月30日,克倫斯基自任總司令。9月1日,臨時政府公佈了一份決議,宣稱科爾尼洛夫的叛亂已經鎮壓下去,同時還宣佈俄羅斯共和國成立。隨後,以克倫斯基為首的“五人內閣”成立。

“五人內閣”執政後,很快便引起了人們的反感,原因在於他們在群眾所迫切關心的戰爭、和平、土地、麵包等問題上毫無建樹。俄國經濟情況繼續惡化,起義和騷動仍然此起彼伏。

這時,布爾什維克黨加強了自己在蘇維埃和群眾們的活動。8月31日,彼得格勒蘇維埃通過了布爾什維克中央提出的《關於政權》的決議,原有的主席團為了表示抗議,宣佈退出,布爾什維克成為蘇維埃的多數。緊接著,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也開始執掌蘇維埃,全俄出現一個蘇維埃布爾什維克化的進程。

就在這個時候,遠在赫爾辛基的列寧,寫成了《論妥協》,並派專差送到了彼得格勒。自此之後,彼得格勒的布爾什維克中央再次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