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長如何給孩子談“性”?——聽了這節課,家長再也不為難了!

小學生家長如何給孩子談“性”?——聽了這節課,家長再也不為難了!

4月18日晚,深圳南山區西麗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性安全教育課”。500餘位低年級學生家長冒雨前來,參加知識課堂。“春風快樂成長計劃——性安全教育進課堂”公益項目由深圳市閱讀聯合會、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和深圳市春風應激干預服務中心聯合舉辦。據記者瞭解,該家長課堂只是公益項目活動系列的第一場,後續還將有學生課堂。

小學生家長如何給孩子談“性”?——聽了這節課,家長再也不為難了!

▲當晚主講:第一屆“春風”講師團團長、心理諮詢師張豔麗老師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最佳的性安全教育老師

一直以來,中國的父母更重視孩子吃飽穿暖、參加各種特長班培訓,一遇到性教育問題就會覺得難為情,不知道如何開口,或是擔心反而引起孩子過早地對“性”產生好奇心,就乾脆避而不談。

可是,忽視性教育後果很嚴重,不僅不利於孩子身心成長,對青春期到來引起心理困擾,更嚴重的是因為不懂隱私的界線、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而受到侵犯,會造成眾多個人問題和社會問題!上再多補習班,也不如孩子的安全健康重要。保護自己未成年子女的安全,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學習和重視的。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最佳的性安全教育老師,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性安全教育進課堂的“家長課堂”是針對父母在自身的性觀念、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對孩子如何進行性安全教育、如何給孩子提供安全的環境等問題上,全方位地提升性安全意識、知識與能力。包括家長們普遍反映的問題,比如手機、網頁、遊戲、隨時都可能跳出與性相關的畫面,怎麼辦?孩子總是問讓人難堪的問題怎麼辦?用什麼方式和孩子講生理知識?講多了,孩子會不會害怕,會不會影響他正常的交往?能接受什麼樣尺度的“性安全教育教材”?

當晚,“春風”的性安全教育專家解答了家長疑慮,並根據不同年齡的心理特徵給予不同重點的性安全教育,如用圖片來強調隱私部位,讓孩子們辨別到性侵犯、懂得性常識;通過繪本、講故事讓孩子知道世界是有陰暗面的,學會怎麼保護自己、怎麼分辨“壞人”、如何求助;在溝通方式上,可以結合陪孩子一起閱讀的方式,比如,陪孩子一起看深報集團出版的《我是自己的好主人》《壞人可以騙》系列春風性教育繪本,或者一起看性教育動畫片,在輕鬆的氛圍中教會孩子;在生活中結合場景進行互動式的探討、隨著孩子的年齡和認知增長逐步深入;通過培養孩子養成一些正確積極的生活習慣,這些都可以從各方面起到性安全知識教育的作用。

小學生家長如何給孩子談“性”?——聽了這節課,家長再也不為難了!

春風繪本·應對兒童性侵系列《我是自己的好主人》《壞人可以騙》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出版。


春風繪本·應對兒童性侵系列《我是自己的好主人》《壞人可以騙》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出版。

■性安全教育,任何時間都不算早

張豔麗老師還告訴記者:“中國傳統對性的話題較為敏感,許多家長知道怎麼去做,但是很難以啟齒對孩子去說,我們都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這個起跑線不止是學習,許多圍繞身心健康展開的教育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性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種。家長需要及早地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性安全教育,任何時間都不算早,它是一項關係到每個孩子和全社會未來的系統工程,所幸的是,社會各界對“性安全教育”越來越重視——2018年10月吸引了各界目光的“一號檢察建議”,也是最高檢史上第一份發給教育部的檢察建議書,是最高檢認真分析辦理的性侵幼兒園兒童、中小學生犯罪案件,針對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不嚴格、教職員工隊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預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問題,歷史上首次以最高檢名義發出的檢察建議。其核心內容為,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預防性侵害的制度機制;加強對校園預防性侵害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嚴肅處理有關違法違紀人員等。

科學的性安全教育能讓孩子有健全人格、領悟生命的美好並知道如何保護好自己。我們希望能普及到每個孩子身上,植入他(她)的心靈,同時社會、家庭、學校對未成年人的全方位的保護更加完善,每個孩子都能遠離傷害,快樂成長!

來源 | 晶報

記者 | 鄧曉偲

編輯 | 伍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