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一流 创名校——中小学校建设探索

争一流 创名校——中小学校建设探索


争一流 创名校——中小学校建设探索


四川宜宾横江镇中心学校 侯开军 汤启辉

家长希望子女进名校,学生希望自己读名校,时代更需要大批名校。争

一流,创名校是人心所向,社会所趋,是学校发展之路。每所学校只有朝着

这一目标不断奋斗和探索,学校才会有生机、活力,有生命。

争一流创名校可分两大因素:一是社会客观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

等),另一因素是学校内部自身建设因素(包括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本

文重点探索学校内部自身建设因素。

根据学校内部自身建设因素,争一流,创名校怎样“创”呢?路又应怎

样“走”呢?总结名校成功之路大体为“三步走”。第一步是首先建成规范

化学校;第二步是办成特色化学校;第三步是争一流,创名校。

(一)规范化学校:“规范”即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是指学校

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诸方面符合明文规定的标准学校。

教育规范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组织规范等。

教学规范可分教师规范、学生规范两类。教师规范包括师德规范、教学

规范等。例如师德规范可按《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规范教师的师德;教

学规范可按教学常规“六认真”等规范教师的教学。学生规范可按《中小学

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品德;按《中小学生守则》等来规范学生的学习。

学校管理规范包括学校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规范,也就是对人、

财、物、时、空、事各方面的管理规范。例如四川剑阁县为推进全县村小规

范化管理制定了《村小管理试行条例》,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村小实行“分级办事、分级管理”的原则,村支部、村委会保障给村小

提供符合普及义务教育标准的教育教学设备与设施。

村小的常规管理要做到七统一:统一实行中心校领导分片包村制;统一

公、民办教师双向选择聘任制;统一制订并实行政治学习、请假、值周、住

校、校产及经费管理等五种制度;统一教学“六认真”标准;统一教师工作

考核标准;统一对教室布置的要求;统一建立“普九”资料档案要求。

综上所述,学校工作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诸方面都应按明文规定的

标准行事,按标准规范学校一切工作,把学校首先建成规范化的学校,为下

一步办成特色化学校奠定基础。

(二)特色化学校:特色化学校是指学校工作表现具有独特风格的学校。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建设特色学校之路是:一,在工作指导思想上,突

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从培养

21 世纪人才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落实到创造自身最优发展的思路上;二,

在框架构建上,突出了整体性区域化特点。将学校特色建设的六个基本要素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选好突破口,实行分步推进。六个

要素包括:(1)思想建设,(2)队伍建设,(3)机制建设,(4)科研建

设, (6)人才建设;三,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把学校特色建设作为一个过程,

注意把握发展的层次性,在水准上求特不求全。

四川省中江县实验小学成功之路是:“奋进、活泼、文明、健美”的育

人目标,致力建设一支“敬业、爱业、严谨、创新”的教师队伍,达到“两

园”(学生学习的乐园,风景优美的花园)“三高”(教育质量高水平,教

师素质高水平,办学条件高水平)的总目标;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以“创三

特”的省实验课题为龙头(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锻炼有特点的骨干教师,

办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开展多系列多层次的改革实验,建立必修课、活

动课、隐形课三大板块的新课程结构体系。该校办学独具特色,成绩突出,

先后被评为省德育先进集体、省重点学校。

综上所述,建特色学校之路是各样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

势,不断创新深化,展示自己独特风格的过程,为争一流,创名校奠定坚实

基础。

(三)一流名校。争一流,创名校是指学校工作十分出色,在同行中起

领先地位,享有极高声誉、名气的学校。它具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师资、

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培育大批一流的人才。

名校可分地方名校、中华名校。

例如“作为蜀名校”的四川绵阳中学成功之路是:用一流的管理、一流

的师资,整合出一流的质量。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

制和全员考试制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校内 28 个岗位职责和

21 个规章制度,覆盖全校管理内容及对象,把竞争机制引进了绵中。借鉴中

外教研成果推出“六三一”育人整体教改方案,其基本内容是:正确处理六

个关系,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绵阳中学应届生升学率连续

几年居全市第一,在全国奥林匹克赛中高、初中物理、化学分别取得第一名

和第二名,被国家教委、团中央评为“全国中心学实践教育先进学校”。

1993 年入选《中国地方名校》,1994 年被评为全国教改先进学校的云南

昆明市武成小学成功之路是: 遵循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 以 “改

革、创新、发展、致美”为宗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1993 年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命名为“中国名校”的四川成都盐道街小

学成功之路是:“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是该校教职工的座右铭”,“团结、

理解、求实、奉献”是校风建设奋斗的目标。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

制,进入科学有序的轨道。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大力实施省级软科学重点科

研项目,在省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争一流,创名校,“争”是靠努力去奋斗;“创”是靠辛勤劳动去开创。

只有看准目标,选好走的路,以“两纲两法”(《教学大纲》、《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纲要》、《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为指南,遵循客观规律,

加强学校内部自身建设,长期不懈地去奋斗拼搏,方能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