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要讀王陽明;做人學做王陽明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出生於浙江餘姚,1529年1月9日病逝,享年57歲。

讀書要讀王陽明;做人學做王陽明

王陽明離開我們快五百年了,在他生前死後,對他的學習和研究一直沒有中斷過,即便在科技高度發達、學術林立、科學昌明的今天,有關王陽明心學的浪潮一直興而不衰。箇中緣由,是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極具魅力的緣故。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三不朽的,可能僅此一人,他是我們做學問、立功德、處人事的楷模。

一是立德。王陽明僅活了57歲,在他活著的時候影響力已經很大,後人總結他的一生,被稱之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教育家,精通儒道佛三家,陽明心學宗師及集大成者,與孔子、孟子、朱熹合稱為孔孟朱王,他做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做到了極致,在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中,王陽明真可謂功德無量。

二是立功。王陽膽出於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十二歲入讀師塾,有一次與老師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最要緊的是聖賢。十五歲時就屢次上書獻策平定農民起義。同年遊覽居庸關、山海關一帶,縱觀塞外,激發了他經略四方之志。

讀書要讀王陽明;做人學做王陽明

二十歲時多次考進士不中,他坦然地以為:“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二十八歲時,王陽明中二甲進士,之後, 他經常與詩詞名家往來。他一生最大的功績是總督兩廣時平定盜賊和叛亂。但他的仕途非常不順,他平叛大功並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同,更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直到晚年,世宗即位以後,王守仁才加官晉爵。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在返鄉的舟中,垂危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他的靈柩路過江西境內時,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可見王陽明先生非常得民心。隆慶時追贈新建侯,諡文成。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讀書要讀王陽明;做人學做王陽明

三是立言。王陽明一生最大的功績是創建了心學理論。他的思想體系對後人影響深遠,歷史名人徐階、張居正,曾國藩、孫中山都深受影響,甚至影響到周邊國家。在日本,他的心學思想被廣為推崇,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說過:“日本維新之治,心學之為用也”。王陽明的心學為日本的復興起到了意識形態上的推動作用。

王陽明的心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知行合一說,二是心即理說,三是致良知說。

知行合一,本來是沒有問題的,所有的動物都是知行合一,可是我們人類往往是知和行分離的,知和行是相互衝突矛盾的。如吸菸,誰都知道,吸菸有百害無一利,這是知,可是那麼多人在不停地吸菸,吸了又後悔,後悔了又吸。這就是知行不一的最好例證。

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呢?這是良知出了問題。良知是符合天理、人倫、法理、規範的知識體系,與邪知邪見相對應。

人類文明的進化程度,是與人的不良行為作戰鬥的過程。文明的一定是良知的,包括大眾的、集體的、公益的、健康的、美好的、發展的、進步的、和平的,這些都是良知,把這些良知落實到行動中去,就是知行合一。

讀書要讀王陽明;做人學做王陽明

但由於自私的存在,人的知行是分裂的,內心活動也是衝突的,因此,焦慮、恐懼、強迫、抑鬱、壓力感等不適問題紛紛體現出來。因此,王陽明提出“致良知”,就是沒有折扣的良知,沒有一點邪見的知覺。

致良知難,是由於心和理不一致。所有事物都人理法,如果人的心和理法協調一致,這就是心即理。能做到心即是理,理即是心,才能做到致良知,在致良知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我們學習王陽明先生的心學,要把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三者之間的辯證邏輯關係統一起來,在日常行動是時時關照,那麼王陽明的心學就學到家了。

讀書要讀王陽明,做人學做王陽明。王陽明的書只此《傳習錄》一本,他身體力行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落實行動者,他做到了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一生很短暫,但他的功勳之卓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此被稱為“治學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學生“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王陽明先生是我們為人、處事、做學問的榜樣。

讀書要讀王陽明;做人學做王陽明


專欄

即學即用心理學

作者:博約心理

36幣

10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