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對於18世紀,乃至19世紀的印度來說,法爾扎娜(Farzana)絕對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女性。

基於某些原因,法爾扎娜被大多數印度歷史學家所不喜,經常有意無意地被忽略掉。

無論你喜歡還是厭惡,她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傳奇,而且在印度歷史上確確實實存在過。


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法爾扎娜老年時期肖像畫

印度舞女

法爾扎娜出生於1753年的印度,童年時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悲慘歲月,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賣掉,成為一名舞女,掙扎求生。

從這點來判斷,無論是容貌,身材,還是舞技,年輕的法爾扎娜即使算不上多麼出眾,但起碼應該算是中上之人。


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印度油畫——休息中的舞女

年輕的法爾扎娜過早地經歷了世態炎涼,體會了人間冷暖,這讓她比普通人更加洞悉人心,善於在各種不同背景的人之間周旋。

1765年,印度德里,法爾扎娜遇到了來自於德國的沃爾特(Walter)。

沃爾特為法爾扎娜贖了身,她成為他的情婦。·


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印度油畫-在表演的舞女

巴特那屠夫

遇到法爾扎娜的時候,沃爾特已經45歲,是一名在印度很有名氣的歐洲僱傭兵首領。

他作風兇狠,殺人如麻,在僱傭軍中素有“巴特那屠夫”的名聲。

沃爾特身為僱傭兵首領,自然是為金錢賣命,並沒有固定的效忠對象。

他的手下有一兩百名來自歐洲的僱傭兵,同時還是招募了不少的印度土兵,是印度北部一股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

1757年爆發的普拉西戰役,就曾經留下過此人的名字。

沃爾特當時被印度的孟加拉王公所僱傭,率領歐洲僱傭軍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作戰,只是最後以失敗而收場。


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1757年的普拉西戰役

18世紀的時候,印度莫臥兒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之中,西方殖民者在印度飛揚跋扈,各地的王公貴族也各自為政,彼此混戰不已。

在此期間,沃爾特率領僱傭兵大顯身手,聲勢日高,和莫臥兒王朝的皇帝,乃至各地的王公貴族來往密切,甚至得到了薩爾達納的一塊領地。

法爾扎娜跟隨在沃爾特身邊,周旋於印度的達官貴人之間,如魚得水,長袖善舞。

法爾扎娜不怯生,見慣了爾虞我詐和口是心非,在新的環境中游刃有餘,很快就以她高超的外交手腕,奠定了自己在各勢力之中的聲望。


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印歐結合的印度貴婦形象

僱傭軍的頭領

1778年,只做了兩年薩爾達納領主(或者說土邦王)的沃爾特因病去世,法爾扎娜迅速行動起來,其高超的手腕讓人歎為觀止。

◆她說服了沃爾特的僱傭兵手下,讓他們接受了她的領導地位。

◆她說服了莫臥兒王朝的皇帝,讓印度的宮廷默認了她是繼承人的現實。

◆她給沃爾特性格軟弱的兒子提供了優厚的條件,讓他(被迫)放棄了繼承沃爾特遺產的權力。

法爾扎娜因此成為薩爾達納的新領主,僱傭軍的新頭領。

有不少於4000人的武裝力量做支撐,她開始在各大勢力間縱橫捭闔,大展神威。


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印度女領主的形象畫

多面女傑

法爾扎娜的成功,和她高超的外交手腕關係很大,這讓相互敵對的各勢力都能夠接受她。

她是僱傭軍可以接受的一個女首領

法爾扎娜不但為僱傭軍帶來了鉅額的財富,還數次親自披掛上陣,參與了僱傭軍的軍事行動。

◆她是印度的王公貴族,尤其是印度皇帝可以信任的一個人。

法爾扎娜言出必行,在數次為莫臥兒王朝皇帝效力的軍事行動中,她率領的僱傭軍盡職盡責,很好地完成了使命,贏得了眾人的信任。

她因此被莫臥兒王朝皇帝認做義女,並授予了貴族的封號。

◆在歐洲人眼裡,她是一個可以溝通的合作伙伴。

法爾扎娜皈依了天主教,以歐洲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和他們打交道,並意識到和她合作的益處,從而取得了各大歐洲勢力,尤其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支持。

……

法爾扎娜的傳奇故事很多,絕非三言兩語可以講完。

她1837年過世,她的子孫後裔依然是印度薩爾達納的豪門望族。


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畫作中的印度貴婦

總結

法爾扎娜是印度歷史上的一位重要女性,她掙扎過,努力過,奮鬥過,並且成功地影響了18/19世紀的印度。

她曾經身為舞女,歷經磨難,不像章西女王那般出身高貴,優雅得體。

她皈依了天主教,和歐洲人關係複雜,並不是一個忠誠的印度文化傳承者。

……

但法爾扎娜的形象更加真實,更加人性化,更能反映出印度那段跌宕起伏的歷史歲月。


印度舞女,德國人情婦,皇帝義女,僱傭軍頭領,她才是印度的傳奇

飽經磨難的印度女性形象

參考資料:《難以述說的法爾扎娜》、《印度歷史上的權力破壞者》等資料。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五斗出品,只做原創,有理有據,歡迎關注@五斗侃史論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