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環江--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道旅遊--人民網

初到環江,是20年前的時候。

陌生的環江,沒有引起我多大興趣。只因環江是偏僻的山區,給人“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感覺。那時,只有環江的米粉讓我喜歡。

環江全稱叫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的河池市。環江的縣城很簡樸。那家小小的米粉店,放著十幾張書桌似的小桌。吃米粉的人很多,有時排隊一直排到馬路邊。米粉輔料一般是辣醬、辣油、蒜泥、香菜、豆角、小蔥、鹹菜、黃豆、花生等。在眾多的配料裡我就喜歡黃豆,米粉加香噴噴的豆子味道真好。聽說這小店一年要吃掉三十多噸米粉,想想也是夠厲害的。南方城市裡米粉雖多,但配料黃豆的不多,每到環江,我的早餐就是米粉。

因為生意的緣故,後來基本上年年都去環江,都是匆匆忙忙的,偶爾有空閒的日子,便去廣場逛逛。最近看到一座用石塊壘起來的臉譜,約有三四層樓房那樣高大,很引人注目。我好奇地把臉譜發在了微信朋友圈,馬上有人問我,這個巨大的臉譜是什麼?這下可把我問住了,我也說不出來。問清楚後才知道,原來是環江人跳舞時戴著的面具,是當地特有的風俗。其實,環江人並不把它叫臉譜,而叫儺面,是用木頭雕成的。在節日裡,環江人會戴上儺面表演節目,真正的含義是還願。這是上千年留傳下來的還願祭禮儀式。我也喜歡上了儺面,節日裡,如在環江,一定會去看他們演出。

前些年,我的浙江朋友,看中了環江,他說:環江的天氣比桂南要涼快多了,夏天最高溫度不會超過34攝氏度。雖然比不得雲南,但紫外線沒有云南高。好在皮膚不會曬黑。這裡的蠶桑在廣西來說,是發展較早的地方。廣西的蠶繭要算環江的最好了。懂行的一定知道,這是氣候決定的。溫度適宜的地方,蠶繭就會好些。改革開放後,東桑西移的戰略,環江算是帶了頭。

朋友也在環江辦了繅絲廠。環江人利用山腳、山坡地種起了桑樹。這一新型的種桑養蠶,再到繅絲加工,成了環江的一大產業。過去幾乎無路進得去的地方,現在也開出了路。

去年去環江,朋友帶我去木論喀斯特景區遊玩,還去了美麗的月亮山、文雅天坑群等風景區。沒想到,環江有這麼多美麗的地方。

今年去環江,傍晚,我和朋友在江邊散步,看到兩岸燈火如群星般燦爛。“世遺環江,多彩毛南”這八個醒目大字,在石壁、斜坡、大橋等處閃爍著耀眼光芒。朋友說:環江的夜景不錯吧?我點頭。朋友又說:環江地處廣西的西北,從廣西首府南寧走高速到這裡也要五六個小時。在沒有高速時耗時更長,也算是一個不方便的地方了。所以,那些美麗的地方只是被深藏著,沒有發現而已。如明年高鐵一通,就不一樣了。從南寧到環江一小時,從貴陽到環江也是一小時。毗鄰環江的荔波縣也在建機場了。到那時,環江會更不一樣。

現在看到的環江,已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拍拍朋友的肩膀說:恭喜你喜歡上了環江。

同樣,美麗的環江也深深地吸引著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