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也幹糊塗事:曹丕袖手坐視劉備孫權火併,痛失天賜滅吳良機

公元220年,一代梟雄曹操因病去世。世子曹丕繼任魏王、丞相、翼州牧。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皇位,魏國取代了有名無實的東漢王朝。

聰明人也幹糊塗事:曹丕袖手坐視劉備孫權火併,痛失天賜滅吳良機

(魏文帝曹丕)

一、孫權聲稱臣服,魏國群臣無限欣喜

東漢王朝覆滅後,公元221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自立,與曹魏政權分庭抗禮。

在劉備稱帝前,因為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襲取荊州並殺害了關羽,導致孫劉聯盟破裂。

公元221年,劉備以為關羽復仇為旗號,親率4萬大軍伐吳。孫權求和不成,使派陸遜率兵抵抗。起初,蜀軍攻勢猛烈,吳軍極為不利。

如果曹魏再趁機南下,將使東吳不得不兩線作戰,而東吳卻無力同時對抗兩路敵人。

因此,孫權一面準備迎擊劉備,一面又派人向曹丕稱臣示好。

聰明人也幹糊塗事:曹丕袖手坐視劉備孫權火併,痛失天賜滅吳良機

(關羽)

並送回被關羽俘虜的大將於禁。

魏國不費一兵一卒,宿敵孫權便主動表示臣服,真是一件名利雙收的好事,群臣認為應該接受孫權的臣服。

然而,侍中劉曄卻給興高采烈的大臣們,迎頭潑了一盆冷水。

劉曄說:“權無故求降,必有內急,權前襲殺關羽,劉備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往乘其釁,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耳。”(《資治通鑑》)

劉曄目光敏銳,一語戳穿孫權的心思。

如果不是形勢所迫,孫權絕不會臣服魏國。

孫權與劉備即將爆發大戰,擔心魏國趁虛而入。

所以,便試圖用假意臣服,麻痺魏國君臣。

聰明人也幹糊塗事:曹丕袖手坐視劉備孫權火併,痛失天賜滅吳良機

(侍中劉曄)

二、目前天下的形勢,是個什麼樣子呢?

劉曄說:“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渡江襲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國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資治通鑑》)

劉曄的建議無疑是正確的!因為與其接受孫權的假意臣服,還不如趁著東吳焦頭爛額無暇分身,迅速出兵進攻東吳。

利用蜀軍牽制吳軍主力,長江沿線防禦空虛之機,一舉突破天塹,攻入東吳腹地。

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滅吳良機,不出數月就能滅掉東吳。

東吳滅亡了,西蜀就孤立了。

就算為了鞏固新佔領的地盤,割讓一部分東吳的土地給劉備,也不會改變魏強蜀弱的局面。

聰明人也幹糊塗事:曹丕袖手坐視劉備孫權火併,痛失天賜滅吳良機

(孫權)

魏國可以利用相對富庶的東吳之地,進一步提升魏國的實力。

時機成熟後再興兵伐蜀統一天下。

魏文帝曹丕卻不這樣認為。

曹丕說:“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不若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出。”(《資治通鑑》)

曹丕這幾句話,可就讓人聽不懂了。

明明東吳的戰爭潛力大於蜀國,東吳的實力也遠在蜀國之上,如果魏國要統一天下,東吳肯定比蜀國更難對付。

因此,魏國的優先打擊目標,應該是東吳而不蜀國。

不知曹丕是怎麼想的?竟會為了招降納叛主動放棄一舉滅掉東吳的千載良機!

還說什麼恐傷“天下欲來者之心”,在三國鼎立的形勢下,若非魏國吞吳滅蜀,便是蜀國或東吳滅掉魏國,哪會有什麼真心歸順魏國的來者呀?

聰明人也幹糊塗事:曹丕袖手坐視劉備孫權火併,痛失天賜滅吳良機

三、劉曄一再奏請,曹丕執意不從

劉曄見曹丕不同意伐吳,急忙爭辯說:“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將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也。”(《資治通鑑》)

劉曄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孫劉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雖然劉備一向以“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為理想,但卻並非不想吞併東吳。

只是古人講究師出有名,如果沒有恰當的理由而伐吳,將會使劉備失去道義制高點。

東吳背盟襲取荊州殺死關羽,恰好給了劉備掉轉矛頭揮師東進的藉口。

聰明人也幹糊塗事:曹丕袖手坐視劉備孫權火併,痛失天賜滅吳良機

(劉備)

既然劉備已經下定討伐東吳的決心,就斷然不會回心轉意維護東吳。

劉備只會加快進攻的節奏,竭力與魏國爭奪東吳的地盤。

蜀魏兩面夾擊,東吳註定會滅亡。

然而,任憑劉曄說得天花亂墜,怎奈魏文帝曹丕就是不肯採納。

帝不聽,遂受吳降。”(《資治通鑑》)

曹丕沒有接受劉曄的建議,對蜀吳戰爭採取了袖手旁觀的態度,痛失一舉滅掉東吳的天賜良機。

後來的形勢發展果如劉曄所料:陸遜在猇亭之戰中擊敗了劉備,孫權便對魏國改變了態度。

曹丕被激怒,準備起兵伐吳,而孫權卻又與劉備重新結盟了。

聰明人也幹糊塗事:曹丕袖手坐視劉備孫權火併,痛失天賜滅吳良機

魏國錯失滅吳良機,三國鼎立之勢,就再也無法被輕易打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