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何家佳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從九統公路沿漵水而上,走過第四座鐵索橋,便是穿巖山的時珍園。

時珍園坐落在詩溪江邊,“九統”公路的對岸。隔河望去,只見一棟小木樓和一排磚房掩隱在茂林修竹之中。二隻小船悠然停泊於岸。

我走上鐵索橋。橋上的木板被腳步壓得吱吱作響,橋身也隨之左右晃動。我明知鐵索橋非常堅實,但心尖尖還是莫名的提緊。多走幾步,心情才漸漸放鬆,兩腿還故意用力讓橋身搖擺,就像好奇貪玩的孩子。

走進枕木大門,爬上幾十級臺階,經過幾株高大的杜櫻樹,便進入時珍園。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時珍園建築坐東朝西,背靠大鸕鷀山,面朝詩溪江。靠山邊是一排二層樓的磚房,磚房右檔是一棟新修的小樓,磚房前面是一棟木製吊腳樓。木樓與磚房之間的青石板路,據說就是茶馬古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走經此路,寫下《山鬼》名篇。現在這裡是雪峰山“屈原之旅”國際徒步線路,通往雪峰山深處。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走進吊腳樓,走廊裡擺放著桌椅板凳。憑欄張望,見樓下楠竹林建有一四方涼亭,旁邊有一石階小路通向河邊,可垂釣划船。從吊腳樓後面再往前走,悠然見一四方涼亭和六角涼亭,相距二丈,被楠竹和柚樹掩隱。我急忙走到四方涼亭往靠椅上一坐,服務員用陶瓷杯倒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土茶,抿上一口,頓感茶香撲鼻,清風徐來,爽意透骨。我想,要是夏天到這個地方坐坐,那該有多麼愜意!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坐了片刻,時珍園吳經理帶我去藥膳堂參觀。藥膳堂門外左邊是“雪峰山藥號”,右邊是用芍藥命名的工作房。走進大廳,見神龕上供奉著太上老君等三位藥祖和神仙的塑像,神龕上香菸嫋嫋。服務檯上最顯眼的是用紅布包蓋的十幾壇藥酒,酒罈上的藥名有幾十種之多。我抬頭張望,見廳堂牆上的藥膳菜單格外醒目。吳經理告訴我說,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注重養生,很多遊客都懂得什麼是“春清、夏調、秋補、冬藏”。時珍園抓住這個機遇,研配了多種藥方膳譜供客人選擇。經過幾年營銷,時珍園有了點名氣,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體驗,有的遊客一來就要住上好幾天。這裡的幾十間客房現在有點捉襟見肘,特別是夏秋兩季,經常是一房難求。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吳經理的這席話,讓我半信半疑。我想,偏居一隅的時珍園,面積也不過千把平方米,難道它的藥膳就這麼富有魅力?

吳經理也許看出了我的凝惑,他微笑著又帶我往時珍園後山爬去。爬到半山腰,他指著一片光著枝丫的樹林問我,這是什麼樹?我搖頭說不知道。他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我這叫杜仲。

“是杜仲嗎?是傳說中的中藥杜仲嗎?”他說正是杜仲。

我雖沒學過中醫藥,但對杜仲的名氣還是略有耳聞的。杜仲為杜仲科植物,又名思仙、思仲、木棉、玉絲棉等。杜仲的乾燥樹皮是名貴的滋補藥材,具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安胎等諸多功效。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吳經理見我對藥材頗感興趣,便如數家珍地給我介紹園裡的厚朴等十幾種藥材。他說現在剛入春,藥材還未發芽開花,過段時間園裡就春意盎然了。然後,他又給我介紹雪峰山藥材。他說:雪峰山由於森林茂密,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非常適宜藥材的生長,現已探明有各類藥材1500多種,其中道地藥材近百種;已探明藥用植物 1500 多種,紅豆杉、黃精、七葉一枝花、天麻、白及、吳茱萸、覆盆子、金銀花、石槲、玉竹、白朮、半夏、白芍等多種名貴藥材都有分佈,其中僅野生黃精分佈區域就達 10 萬畝以上。因此,雪峰山贏得了“物種基因庫”和“藥谷”的美譽。穿巖山地處雪峰山腹地,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藥材資源,堪稱小“藥谷”。把這些寶貴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造福一方百姓,這是雪峰山旅遊創始人陳黎明的初衷,也是時珍園的努力方向。穿巖山本來就是全國的熱門避暑聖地,把時珍園的藥膳養生與森林康養有機結合,一定能把穿巖山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養生天堂。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這時,我對吳經理悄然起敬。身為雪峰山人,我非常敬佩雪峰山旅遊人的理念、創意和幹勁。在陳黎明和他們手下干將們的奮鬥下,短短的幾年,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穿巖山,打造成國家4A景區,使周邊的數萬村民因旅遊而脫貧奔向小康,這確實是個奇蹟!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走下山來,我看見時珍園門前一株枝葉繁茂的山茶花,正在昂首綻放,格外惹眼。我興致勃勃地拍下山茶花的芳容,也記錄了時珍園的那橋、那藥、那人……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感謝素材提供者,

文字及圖片版權最終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感謝熱愛這片熱土的攝影人

編輯:柴棚

微信號:pp1099c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雪峰山藥谷時珍園

關注我:pp1099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