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湯是“神湯”嗎,腫瘤患者營養跟不上該不該喝湯?

中國人對營養的認知很有意思,大多數人認為,進補就多吃肉。而煲湯成了很多腫瘤患者家屬的首選。腫瘤患者家屬們認為,不管是豬骨湯、牛骨湯還是雞湯,肉吃了能補身體,骨頭中有鈣,可以給病人補鈣。加之腫瘤患者很多由於化療藥物的關係,出現厭食的情況,正常飲食吃不下去,骨頭湯這種流質食物成為很多腫瘤患者的首選。煲湯成為萬能湯,只要醫生囑咐給腫瘤患者補身體,家屬便變著花樣的煲各種湯。煲湯真的能補充腫瘤患者的營養不良嗎?

骨頭湯是“神湯”嗎,腫瘤患者營養跟不上該不該喝湯?

骨頭湯都有哪些營養元素?

老人們一直堅信,骨頭中的營養成分很多,尤其是燉湯之後奶白色的骨頭湯不僅味道濃郁,口感更是鮮美。事實上,骨頭中的營養有哪些被燉到湯中了呢?

脂肪

首先,骨髓裡主要是脂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喝骨頭湯覺得乳白濃稠的原因。經過長時間的燉煮,骨頭湯中的脂肪含量是最高的,而骨頭湯中的脂肪是飽和脂肪酸,我們在以前的文章(腫瘤患者“貼秋膘”有講究,不是什麼脂肪都能吃)中介紹過,腫瘤患者應該選擇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會不利於血脂的代謝和脂質的吸收,同時也不利於體重的控制。

骨頭湯是“神湯”嗎,腫瘤患者營養跟不上該不該喝湯?

手術休養期間和放化療時期,腫瘤患者的腸胃處於虛弱狀態,骨頭湯看似好入口消化,實際上腸胃虛弱的病人並不適合骨頭湯,過高的脂肪會增加腸胃負擔,反而引起腹瀉的問題,影響後續的休養恢復。

嘌呤

骨頭湯中除了脂肪,還有一種叫嘌呤的含量很高。數據顯示,每100g的豬骨湯中,所含嘌呤含量高達180mg,屬於名副其實的高嘌呤食材。嘌呤是有機化合物,在人體內嘌呤氧化而變成尿酸,人體尿酸過高就會引起痛風。因此,對於高尿酸人群來說,想要減少外源性的尿酸生成,確實要注意,一定要適量少喝骨頭湯。

膠原蛋白

很多人選擇多喝骨頭湯,是認為蛋白質豐富。骨頭的確有蛋白質,但是蛋白質並不能通過燉煮融入湯中,95%的蛋白質還是在肉中。所以,喝骨頭湯需要連著肉一起吃掉。

同時,骨頭湯中的蛋白質大多是膠原蛋白,屬於不完全蛋白質,必需氨基酸不齊全,不可以維持生命和促進生長髮育。

含有膠原蛋白豐富的食材是動物的結締組織和肉皮,如牛蹄筋、豬蹄、豬皮、驢皮、雞翅、雞皮、魚皮及軟骨,進食這些對於吸收和補充膠原蛋白,會有所幫助。但這些食物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也較高,所以並不適合經常吃。

大多數家屬為病人選擇骨頭湯是為了補鈣,也許是受“以形補形”思想的影響,認為如果用骨頭熬湯,就能把骨頭中含有的鈣熬進湯裡。事實上,因為骨頭裡面的鈣是以磷酸鹽的形式存在,難以溶解到湯中,所以骨頭湯的含鈣量微乎其微。

有研究者做過這方面的實驗,高壓鍋蒸煮骨頭2小時,結果溶解到湯中的鈣質仍然微乎其微。一碗200-300ml的家庭用碗所盛的骨頭湯,大約溶解2-3mg的鈣質。按照《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2017年版中國原發性骨質疏鬆診療指南》中建議的,中國成年人建議日攝入鈣的量是800mg,50歲以上建議1000-1200mg,按這個量來算,一天需要至少喝400多碗的骨頭湯。

骨頭湯是“神湯”嗎,腫瘤患者營養跟不上該不該喝湯?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骨頭湯中缺乏維生素D,沒有維生素D的參與,鈣無法被人體吸收。所以,單純的喝骨頭湯並不能補鈣。與其喝骨頭湯不如喝牛奶,一升牛奶中鈣含量是1113mg。粗算一下,一升牛奶中的鈣含量,相當於50L骨頭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