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2016年拜訪53年前的班主任楊恩波老師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當年我在和平縣四聯中學讀書時,最讓我刻骨銘心記念的,是我的班主任楊恩波老師,他是一個慈和友善、動靜交融、洞察細膩的人;他包容寬待、知人善任,對每一個學生,總是那麼關切,總是那麼關愛。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那時我因為階級不好,總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但他總是鼓勵我參加一些可以顯露才華的班會活動,諸如參加文藝演岀、演講比賽、編制宣傳欄等,他在班上說,仰天同學做事情很熱情,做一件,成一件,也為我們班爭得榮譽。 參加班務工作做多了,我慢慢地有了自信。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楊老師知道我媽的孃家也是龍川鶴市,與他是老鄉,他對我有憫憐之心,那時候學校每二個星期為大放周。我喜歡不顧後果地用米去長嶺街換“鐵勺撻”,以至常常在星期中間錢糧接濟不上,楊老師幾次偷偷地塞幾毛錢給我,使我度過難關,我再也不敢換“鐵勺撻”了,我視楊老師為長輩,心裡對他充滿崇敬和感激。


有一次我患感冒,病得很嚴重,陳西淦校醫讓楊老師送我上彭寨醫院,一個晚陪著我,又喂藥,又喂粥,發冷顫抖時,他捂著我。第二天早飯後,我爸爸從林寨趕了過來,楊老師才鬆一口氣,楊老師返學校,我淚眼汪汪地看著楊老師離去。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楊老師中等個子,不胖不瘦,皮膚不白不黑,他們數學組有一班老師特別喜歡打籃球,如李達明、陳新、王水林等是球場好手,楊老師接球的搭鉤十分了得,常常在球場上引起轟鳴。


楊老師處世十分低調,他與世無爭,從不得罪人,聽說他也是階級成分不太好,是解放前華師大畢業後,曾在惠州鹽務任過職員,後被清理回家,過了不久,村上讓他教民辦,教績十分輝煌,於是轉調中學,他有識時務的親戚在教育局工作,經熟慮後,徵得周雲冰校長同意,將他調和平四聯中學任教。在聯中楊老師會做人,凡事不露頭角,使人認同他是好好先生,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大風大浪中,他都安然無事, 其時我在聯中讀初三,當時學校暴風雨狂吹,一大批老教師被批鬥,楊老師既不參加井崗山派,也不參加鋼鐵司令部,濛濛混混,到我們畢業離校時,他也相安沒事了。
畢業前一夜,楊老師為我炒了一碗雞蛋米粉,他看我穿的背心胸口上印有“志在農村”那幾個字,笑著說,如今紅衛兵串連,停課鬧革命,,你在農村待著,好好幹,總會有岀人頭地的一天。
後來聽說楊老師調長塘中學,文化革命結束後,他調回龍川,是在龍川一中退休,我與他徹底中斷信息,只有在心中留下深深的回憶、、、、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後來我在生產隊務農、在東江河撐船、在東水街開修理店、在林寨電影院放電影,辦幼兒班、在文化站和鎮政府工作,再後來調四聯中學,退休後在林寨古村搞旅遊。
2019年我被“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優秀五老輔導員”,在領獎臺與一個龍川口音的人站在一起,我輕聲一問,他說叫楊恩科,我與他我覺楊恩科與楊恩波很相似,是否親在一家?一問,果然楊恩波是他哥哥,只不過楊恩科是來自連平縣的代表。
楊恩科同志十分熱情代我溝通,當晚就聯繫上楊恩波兒子楊仕光,讓我可與楊仕光聯繫。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經電話聯線後,散會後沒幾天,我帶上禮品,攜妻坐龍川班到老隆,直往龍川一中特級教師樓找楊老師。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來到龍川一中後面, 只見楊老師住的所謂的特級教師樓,也只不過是二房一廳的石砌水泥房,好在外面有小院子,長有幾棵樹,還有幾叢花木點綴得小院子花團錦簇,院子裡還有一棵木瓜,結的果很多很多,像恐龍蛋一樣纏得密密麻麻。
我一踏入小院,看見一個佝僂著背的老人在澆花,感到他的神態有點痴呆木汭,八十多歲的老人,肯定會老態龍鍾,我猜想他可能就是楊老師了,於是我喊了一句:“楊老師!”他沒反應,我又放大嗓音地喊了一句:“楊老師!”他在回過神的時候,一個女的從房內走岀來,大聲地說:“老頭子,有人叫你了”。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我迎上前去,牽著他的手,說:“您是楊老師嗎,我是你四聯中學的學生,叫陳仰天”,他說:“不知道”,“我不記得了”。聽到他這樣的回答,我心如灰燼,半晌才回過神來,想不到朝思暮想的思師竟然記不起我!我刻骨銘心的班主席竟然把我忘得一乾二淨,経一番苦苦的自我介紹,他總說不知道,最後說到吃黃豆粥昏倒的那個學生,他才猛地醒悟過來,可能這是一件當年傷他最深的事,他也這麼刻骨銘心。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其實,老師記不起學生,這事一點都不奇怪,俗語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老師教的學生成百上千,年年都是新同學,年年都是班主任,學生來一批,走一批,老師怎會記得教過那麼多學生?正如你去過某間商店買東西,你記得去過那裡,但店老闆絕對記不住誰來過這裡買東西,真的好彩楊老師想起了我,這就應謝天謝地!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不一會楊老師在龍川醫院做醫生兒子楊仕光從醫院回來,他顯得很高興,招呼我與他爸爸拍了好多好多的照片,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一眨眼,便是53年,感謝上蒼讓我與老師最美的相見!楊老師雖說不上是什麼名人,也沒有顯赫的身份,更沒有耀眼的光環,他卻是我心中的太陽,楊老師與普天下千千萬萬的教師一樣,默默地耕耘在三尺講臺,他桃李萬千,也許我是最差的一個,但我也沒為他丟臉。


楊仕光敘述了他老爸的經歷,他爸爸己經85歲高齡,他尚能吃、能喝、能走、能動、能說、能笑,他有時而下棋,偶爾拉琴,若非談吐間有時會短路,應該說仍是智叟一個。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這下子, 我終於再一次讀懂楊老師是一個胸懷坦蕩、性格正直、不向強勢獻媚、不向世俗附和、不向困難低頭的人,他為教育事業貢獻了畢業力量,他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他是春蠶,吐盡銀絲,為他人禦寒。
中午,楊仕光在“松林賓館”盛宴我們,我說下次還要來看楊老師,我還邀請他們一家來林寨古村看看我做的作業。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在回程的車上,我腦際一幕幕播放楊老師的影片,楊老師在我心裡,是一個高尚的人,是一個讓我敬佩的人,是一個讓我受用一生的人,不管怎麼說,此行能見到他,我就心滿意足了。 如有來世,我還會做他的學生、、、、、、

作者:陳仰天

編輯:蜀中野人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五十三年後訪恩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